究竟是和自己參與劇情的次數有關,還是和自己改變劇情的程度有關,又或者其實根本絲毫沒有任何關系,不過是手指這段時間突然發瘋罷了,這一切都很難說。
“如果真的和劇情的參與有關系的話,那事情還真不好辦。”
想要參與日后的案子,無非就是兩種辦法。
一種是成為另一個“李元芳”,直接就跟著狄仁杰混,顯然這并不是什么好主意,首先黃崇不是李元芳,黃崇的游俠身份限制了其在官場的發展。
另外,狄仁杰是武則天的重臣,跟著狄仁杰,這就意味著要面對自己的便宜祖母武則天,誰知道自己的身份會不會暴露,如此行事風險太高。
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黃崇長大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黃崇就安全了,黃崇第一次見到狄仁杰的時候,狄仁杰就覺得黃崇有些眼熟,要是換一個和此前李守信更熟悉的人,誰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
再者這個世界能人異士何其多,突然冒出一個能夠認出黃崇身份的,貌似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至于第二種辦法,不跟狄仁杰混,憑借著自己對于劇情的先知優勢,踩好時間和地點,適時的參與到各個案件之中,就像這次的幽州案,這就是先知的優勢。
這種做法看起來好像很安全,其實恰恰相反,這樣做更危險。
你當狄仁杰是擺設啊,每次案子都有你黃公衡的身影,一兩次也就算了,還能算作是巧合,一旦次數增多,那還能用巧合解釋?
你傻,還是狄仁杰傻?
尤其是狄仁杰負責的案子大多涉及到國家層面,隨意“插手”,最后可能會死得很難看,君不見在破了蛇靈案后,狄仁杰和李元芳都得辭職滾蛋。
本來黃崇并不是很愿意參與到狄仁杰的案子中,這個世界那么大,有沒有那些案子,黃崇照樣可以活得很自在,何必讓自己身陷大漩渦呢,此前黃崇是處于左右搖擺之中,在參與和不參與之間糾結。
參與,其實沒有什么太大的理由,畢竟來到這個世界,要是不參與一些這些案子,不裝十三一下,有些對不起來這個世界走一趟。
不參與,世界那么大,哪里不能去,何必冒著暴露自己的風險呢。
現在倒好,也不用再糾結了,為了試驗出這截手指的顏色變化和參與劇情之間的關系,黃崇必須參與。
“哎,算了,船到橋頭自然直吧!”黃崇嘆了口氣,不再去糾結了,眼下還是先將幽州的事情搞定再說吧。
而且話說回來,這次發現手指顏色變化的速度加快,是好事啊,怎么現在搞得像是件壞事一樣,也是醉了。
黃崇在糾結的時候,狄仁杰和吉利可汗聊得相當愉快,狄仁杰已經確認眼前這人就是吉利可汗了,從他口中,狄仁杰知道了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情況。
吉利可汗之所以會淪落幽州,是因為莫度趁著吉利可汗狩獵的時候發動了叛亂,吉利可汗這才流落幽州,最后落到了方謙等人手中,也幸虧他命大,這才活到現在。
莫度則謊稱吉利可汗被漢人殺死,意圖再次挑起戰爭。
因此,現在當務之急是將吉利可汗送回突厥國內,只要他一現身,莫度的陰謀就會不攻自破,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兩國和平。
當天,狄春秘密離開都督府。
PS:新書啟航,求支持,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