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在本朝乃至于后世,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詞人。
晏幾道是晏殊的第七個兒子,世人皆以為他已于十幾年前去世,而實際上他只是厭倦了世事,遁入空門,這座小山寺就是他修行之所,“小山”二字正是晏幾道的號。
晏幾道之所以愿意收留黃崇,倒不是黃崇人品好,而是因為李師師,晏幾道在京城做官之時,與李師師結為知己,據說當初晏幾道曾多次后悔自己生得太早,比李師師大了五十多歲。
晏幾道離開京城后,兩人依舊保持書信往來,交流詩詞心得,黃崇離開京城前,李師師將此事告知黃崇,讓黃崇可以到小山寺學習。
本來黃崇只打算拜訪一番,并沒有打算在小山寺久居,因為如果真的久居小山寺,晏幾道必然會成自己的老師,那就真成訪學了,這與黃崇的初衷相違背。
然而黃崇到小山寺之時,晏幾道已患病在床半年有余,經常神志不清,顯然是不可能教育自己了。
加上晏幾道的幾次挽留,這才讓黃崇決定留在小山寺,晏幾道死后,寺中僧侶也大多散去。
兩年后的現在,小山寺中就剩下黃崇、王虎、王豹以及兩個和尚,一共五個人,可謂是冷清至極。
“公子,北方傳來消息,遼帝于上個月在應州被完顏婁室所俘。”人還未進寺,聲音就打破了小山寺的寧靜。
“真的?”本來在庭院中練習刀法的王虎聽到這個消息,也顧不得什么招數,看向王豹問道,比起兩年前,王虎、王豹二人的樣貌皆無太大變化。
“千真萬確,消息已經得到朝廷確認。”王豹面帶喜色,說道。
“太好了,太好了!”
“咯吱……”
黃崇推開門,從里堂走出來,不同于王虎、王豹,兩人面帶喜色,小孩子過年都沒他們這般高興,黃崇臉上很平淡,隱隱還流露出些許擔憂。
以年齡看,黃崇也不過是十五歲,但是從體型和長相看,黃崇卻像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人。
“公子,遼國被滅了!”王豹走到黃崇面前,再次強調道。
宋人對遼國那絕對叫做恨之入骨,宋人大多稱遼人為“遼豬”,如今遼國被滅,大宋百姓的歡喜程度恐怕不亞于過年。
黃崇卻正好相反,聽到這個消息,不見半分高興,在二十一世紀,黃崇勉強算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沒有將歷史事件和時間記得非常清楚,所以黃崇一直不能確定自己身處的具體時間。
現在雖然也無法確定具體時間,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黃崇知道一件事,就是遼國滅亡的第二年,金人攻破汴京,第三年春天,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岳飛在《滿江紅》中稱其為“靖康恥”。
這本和黃崇沒太大關系,畢竟之后還有南宋,只要黃崇呆在南方,就相對安全。
但是李師師在汴京,且不說歷史上金人攻破汴京之后,大肆掠奪,在金人攻破汴京之前,宋朝的皇帝為了安撫金人,給金人送去了大量的美女,因為湊不齊數量,甚至將妃子、宮女都送出去了,雖然后世史料沒有記載李師師的情況,但不得不防。
“回京的時候,到了。”
PS: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