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藏經閣。
“咳咳……”晃動手中的經書,飛揚的塵土令黃崇咳嗽了幾聲,揮揮手讓灰塵散去,只見藍書的封面正中間寫著三個古樸的大字——易筋經。
黃崇如愿的在床底下找到了這本被“遺棄”的《易筋經》,這本書并不是原本,而是抄錄版。
《易筋經》乃達摩老祖所著,可是這本書所使用的紙張卻是五代南唐之后才有的澄心紙,又稱澄心堂紙,后人稱贊澄心紙“膚卵如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于一時”,是宋人最喜歡使用的高等紙張。
另外書寫的所用墨水乃是大名鼎鼎的徽州墨,所謂“一兩徽墨一兩金”,說的就是這種徽州墨,這是宋代所特有的,雖然在21世紀也有徽州墨,但是和宋代的徽州墨還是有很大區別,宋代徽州墨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其經久不褪,如果寫在紙上,紙張壞了,將紙張放入水中,紙張會化掉,但是用徽州墨所寫的字卻能保留,可以轉移到新的紙張上,黑科技一般的存在,古人的智慧恐怖如斯。
所以這是一本抄錄本,但是無所謂,只要是《易筋經》就行,時不時原版關系不大。
“澄空大師,兩年之內無論如何,晚輩必然將此書歸還。”黃崇將《易筋經》收好,對著躺在床上的澄空大師說道。
在后山比試,可能是因為澄空大師身上的舊傷,竟然昏死過去,黃崇只能將他背回藏經閣,放在床上,確認澄空大師沒事之后,才從床底下找到了這本《易筋經》。
“后會有期!”
言罷,黃崇轉身離開藏經閣,沒有驚動其他的少林和尚,溜出少林寺,恐怕少林寺上下還不知道他們的鎮寺之寶《易筋經》已經易手了,澄空大師估計事后也是迷糊的,不一定想的起來。
其實黃崇不知道的是,《易筋經》在少林寺中就是雞肋,所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對于少林僧人而言,這本書最大價值在于其是達摩老祖留下的經書,是一種象征性的意義。
自達摩老祖后,再無人練成《易筋經》,反而不少人因為強練,導致走火入魔,因此少林僧人認為《易筋經》就是一本經書,而不是什么武功秘籍,即便是,那也是殘缺的,因為這本書是達摩老祖臨終前留下的,可能是大限已到導致記載不全。
蓋因為是達摩老祖所留,所以才被收藏起來,放在藏經閣中,至于為何是抄錄的,其實就是因為原版腐蝕嚴重,只能重新抄錄一本。
“阿彌陀佛。”黃崇離開之后,原本昏迷的澄空大師坐起身來,看著黃崇消失的方向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眼中竟有些許憂傷,而后緩緩地閉上眼睛,口中念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阿……彌……陀……佛……”
離開少林寺之后,黃崇一路北上,出玉門關,進入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