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老伯伯你又騙我了,他是老伯伯的朋友,怎么會殺我,如果他要殺我,又怎么會救我,老伯伯你就不要騙我了。”石破天笑著說道,言語之中沒有半分虛假。
“道德經中說‘赤子之心,人皆有之’,慚愧慚愧啊。”黃崇搖搖頭感慨道,這句話倒是真心實意,看過原著,黃崇知道,石破天就是這樣的人,可是知道和經歷,這是兩碼事。
前世黃崇看《俠客行》后記的時候,金老爺子說自己是讀佛經有所感悟,這才寫了這本。
在俠客行中,不僅有佛學思想,還有不少佛家用語,比如石破天長大的地方叫做“熊耳山”,是達摩祖師圓寂的地方;張三李四,也是來自于佛家的故事,問“如何是佛”,答曰“張三李四”,意思是誰人都能成佛。
俠客島就像佛教中的地獄,可以對每一個人進行“賞善罰惡”,而張三李四就像勾魂使者,至于臘八粥,本來就是用來供奉佛祖的,那些留在俠客島不肯離開的武林英雄,就像被困在各種執念之中,無法解脫的世人。
而主角石破天也很佛系,甚至可將他看做是佛祖的化身,也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故意的,02版《俠客行》石破天的飾演者和《西游記后傳》中飾演如來佛祖轉世的喬靈兒是同一人。
石破天五蘊皆空,故而練成上乘武功;他有許多稱呼,狗雜種、小賊、大粽子、石破天,甚至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也正應了佛教中“無我”的觀點,所謂“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同時,石破天和其他武俠中憤世嫉俗的大俠不一樣,石破天并非是為了俠義,甚至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俠義”。
他更多是一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對世人更多的是一種慈悲和憐憫的態度,認為你們都在受苦受難,我要拯救你們,當所有人不愿意去俠客島,他去了,其他人不愿意喝臘八粥,他喝了。
石破天和虛竹不一樣,虛竹只是一個凡人,也會被“貪嗔癡”所困,只是因為各種機緣,才慢慢悟到佛學真諦,而石破天從頭到尾,都保持著佛祖的人設。
石破天所做的一切,總結起來便是: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看來他真的不是石中玉。”史小翠說道,如果石中玉能有這個少年的十分之一淳樸,也不會做出那等事情來。
“你們口中這個石中玉真的和他長得一模一樣?”謝煙客問道。
“自然,否則老婆子我也不會認錯人。”史小翠說道。
“那還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謝煙客感慨道,同時心中暗自警惕:
“可不能讓人給掉包,看來自己要在狗雜種身上留下點印記,那石中玉定然是一個奸詐險惡之徒,若是被人給掉包了,自己卻沒察覺,誰知道他會讓自己做什么為難的事情。”
“老伯伯,這位老奶奶、大哥還有大嫂是要到家里去做客嗎?”石破天有些為難地說道:“那我們也沒多買點東西啊。”
和謝煙客呆了四年,加上在集市上見過一些世面,石破天也知道有客人來了,要備些好東西。
“不了,這位小兄弟,我們幾人還有事,這次就不去摩天崖拜訪了,日后若是有機會,再去拜訪謝大俠和這位小兄弟。”史小翠說道。
“好,那便后會有期,狗雜種,我們走吧!”謝煙客也不想和幾人多做糾纏,帶著石破天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