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這場聲勢浩大的交手,自然就是無名和黃崇兩人的杰作,無名控制劍客,黃崇控制齊眉棍,兩人沒有直接交手,卻進行了一場境界上的交鋒。
結果是——黃崇稍勝一籌。
“奈何止步于此,難以再前啊。”黃崇感慨道,這樣的武功在常人看來,已經是神乎其神,但黃崇并不想止步于此,這不是自己的終點,也不能是自己的終點。
可是……
其實連黃崇自己都沒有發現,與其他位面比起來,自己在風云位面的羈絆少了許多,竟然迫不及待地想要離開這個位面,去尋求更強的武道。
“你不僅修為,在精神方面,都稱得上是冠絕古今,即便是十年前的帝釋天,現在恐怕也不是你十招之敵了,路既然已經走到了盡頭,想要再往前走的話,那只能自己開辟了。”無名說道。
“是啊。”黃崇長嘆口氣,點點頭道:
“你的天劍境界又何嘗不是如此。”
“唉……”無名也學著黃崇,長嘆口氣。
在劍宗的記載上,天劍境界之上,還有“無上劍道”這個更高的境界,當年劍宗的創始人大劍師曾經達到無上劍道,原本無名對此是深信不疑,畢竟這是前輩走出來的路。
無名一直以此為山巔,欲要與先人一爭高低。
屠龍一戰,無名因得黃崇之助,得到了一部分龍元的相力量,再加上與徐福的幾次激戰,令無名對于劍道的理解更進一步,在終于在五年前,讓無名領悟到所謂“超越天劍”的更高劍道境界。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無名卻發現,錯了,錯得離譜。
所謂比天劍境界更高深的無上劍道,雖然確實更進一步,當實際上依舊屬于天劍境界,并未突破天劍境界本身,只是將天劍境界推演到極致罷了,
這就像《火影忍者》中的宇智波一族的“永恒萬花筒寫輪眼”,雖然比此前所有寫輪眼的等級都要高,但依舊屬于寫輪眼,并非輪回眼。
這就是為什么從三年前開始,無名就會長時間離開中華閣的原因,他發現單憑自己閉關領悟,根本無法突破天劍境界,哪怕是利用仇恨的力量來主導天劍也不行,所以無名開始行走江湖,想在塵世中,尋得突破的契機。
如果單以境界而論,目前黃崇和無名位于同一區間。
不過論起實力,黃崇遠超無名,不管從哪一個方面比較都是如此。
無名之所以能達到天劍的至高境界,靠的其實是自身對于劍道的感悟和執著,無名真正厲害的是,以天劍境界來主導修為,簡單來說就是以象征著精神力量的天劍為主導,來迅速提升修為,如果以三寶來看的話,就是用神來引導精、氣,就像獨孤劍圣最后一招劍廿三,直接突破了身軀的樊籠,以元神使出劍廿三,毀天滅地。
但是黃崇卻正好相反,黃崇主修精、氣二寶,既外功與內功,輔修神,是靠著精、氣的精進來推動神的提升。
做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無名就像一個拳擊手,他身體素質之所以能有提升,主要是因為拳擊訓練帶動的,可以說是拳擊訓練使得他的身體素質得以提升,屬于是以點帶面。
而黃崇更像是一個全方位鍛煉的軍人,即便是沒有重點去訓練拳擊,但是因為身體素質的提升,在拳擊比試中,后者也不會弱于前者,因為后者是全方位發展。
人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這是尋常武者所走的路子,因為人力有窮時。
天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
這是黃崇所走的路子,因為識海中手指的存在,使得黃崇有漫長的歲月進行積累。
殊途同歸,現在都遇到了天花板。
在這個天花板之下,顯然后者的底蘊更深,更有可能突破極限,達到更高的境界。
“看來路只能是自己走了,前人沒有多少東西給我們借鑒。”黃崇說道。
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黃崇雖然此前不止一次達到某個位面的巔峰,也是看不見前路,但是手指每次都會將自己送到下一個位面,路也就一下子變得開闊。
現在需要自己慢慢探索,還真是有些不習慣。
“其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