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從馮權的記憶中,黃崇知道了黃金瞳的來歷,也確定了黃金瞳的一部分能力,可是關于馮權后半生的情況,黃崇依舊是一無所知,或許是因為這具精神分身,是馮權早期留下的,所以關于后半生的記憶,非常殘缺。
“看來西北一定要去走一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你的墓穴所在。”
……
說干就干,這一向是黃崇的好習慣。
第二天,黃崇獨自一人前往西北,莊睿和彭飛兩人雖然已經離開緬甸,不過現在還未回京城,至于苗菲菲,她是個工作狂,現在秦萱冰還沒有找到,她就更加不可能請假了,所以就只有黃崇一個人行動。
黃崇直接乘坐飛機在嘉峪關機場降落,因為沒有頭緒,所以黃崇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干脆就參觀一下西北的雄關,包括嘉峪關、玉門關還有陽關。
作為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卻是在明代才修建起來的,是明長城西端第一重關,如果研究地圖,就不難發現這個由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與玉門關、陽關相隔了好長一段路途。
與漢唐相比,明代的地盤退縮了不少,當然,如果是和宋代比起來,那依舊是強多了,畢竟宋代建國就先天不足,一開始就沒有幽州,到了仁宗時期,更是連河西一帶都了西夏的國土,從來沒有拿回來過。
明代初期,還是十分具有進取精神的,經常出兵進攻大漠,直到土木堡之變之后,對外的戰略就轉攻為守,然后就是江河日下。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了嘉峪關作為倚仗,整個明代,西北地區倒是沒出什么事,倒是最后東北搞出了大事情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明太祖朱元璋決定修建嘉峪關,卻也是頗有先見之明,有了這個嘉峪關以后,明代將近兩三百年之間,整個西北地區的局勢還算是比較穩定,絲綢之路也十分的繁榮昌盛,給后人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經濟文化財產。
經濟財產和文化財產都要追溯到漢代以前,或許就是馮權看到了這點,才選擇最終前往西北,甚至定居在西北,從馮權精神分身的殘缺記憶中,馮權在西北留下了后代。
如果能找到馮權的后代,那事情就會好辦很多。
至于馮權的后代是不是活到現在,黃崇倒不是很擔心,憑借著馮權那一雙可以看穿未來的黃金瞳,他的后代活到現在,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黃崇猜測,馮權可能在自己的后代身上,留下關于尋找他墓地的線索,而這個線索,大概率是擁有黃金瞳的人才有用。
“只是,馮權的后代,有什么特點呢?”
“既然這個世界叫做黃金瞳,那么劇情就應該是和古董、玉石有關,那就去古董市場看看吧,說不定能有收獲。”
“一切,就聽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