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天長日久下來,不周山的腐朽和崩塌已經成了必然。
但是現在建木的提前崛起,為不周山成功分擔了大部分的壓力。
而且按照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不斷壯大的建木將會更加適合“天柱”這個“角色”,這樣一來不周山也將得到建木的幫助,從而放緩它腐朽的速度。
不周山對于洪荒世界的意義,恐怕不止是天柱這么簡單,至少鯤鵬老祖是這么認為的。
冥冥之中,鯤鵬覺得不周山存在下去,會對洪荒世界有不小的好處。
而現在鯤鵬能做的,就是讓建木不斷壯大,盡快的幫不周山分擔更多的壓力。
此時鯤鵬也不再猶豫,他直接將自己的肉身融入到了建木之中,從而和建木徹底融為了一體。
鯤鵬身上的排斥之力頓時煙消云散,他如同魚兒回到了大海一般,感到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與此同時,鯤鵬的元神也徹底放松了下來,那一股股道韻在建木之中流轉,竟然引起了建木的共鳴。
建木不知在洪荒世界中存在了多久,它的樹身之中蘊含一些道韻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這對于鯤鵬來說也是意外之喜,他之前融入建木中時卻不曾遇到過這種情況,很顯然那時候他的修為不夠,根本無法觸動建木之中的這些道紋。
現在鯤鵬直接沉浸其中,專心的領悟了起來。
與此同時,那首陽山腳下,各個族群的修士在女媧圣人離開之后,他們也都開始觀察起了人族。
畢竟這可是能夠幫助女媧證道成圣的新生族群,因此許多強者都想要一探究竟。
可惜一個個至尊降臨東海之濱,他們認真觀察之后,又一個個失望的離開了。
“人族的資質太差,連做我的奴仆都不夠資格!”
又一位強者離開,他對人族失望透頂。
這些前來的修士,都是想要從人族之中謀取一些利益,但是他們卻一無所獲,最終只能離開。
在此期間,六耳獼猴一直居住在人族的聚集地附近,他并不在首陽山,而是在附近的一座小山頭上。
許多人族自發的匯聚在六耳獼猴身邊,供奉他為圖騰。
而這些年來六耳獼猴也將自己的一些道法傳授給了人族,這讓六耳獼猴從中得到了海量的功德之氣。
這可是六耳根本沒有想到的,畢竟傳法之事,許多強者都曾做過,但是得到的功德卻十分有限。
尤其是現在各種修行之法流傳開來之后,講道獲得的功德就更少了。
六耳獼猴發現這個事情以后,他也是非常低調,并沒有四處宣揚,準備自己悶聲發大財。
不過就在不久之后,太清老祖來到了首陽山中。
這太清在昆侖山中修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可是他卻遲遲無法找到證道之路。
正是因此,太清老祖心中升起一股煩躁之意,他就想著到外面走一走。
這不知不覺間,太清就來到了東海之濱,人族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