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的郵箱是……”
電話那頭的徐言之覺著李淳罡說的話也很有道理,雖說《項鏈》這部短片小說內容確實相當出色,甚至可以說是近年來都少有的優秀短篇小說,但是僅有一篇的話說明不了什么,說不定就是曇花一現呢,更何況目前《項鏈》已經在七星文學杯上亮相過了,很大一部分喜愛短篇小說的讀者也都看過了,如此一來刊登的價值就大大減少,但是這一切如果不是曇花一現呢,而是李淳罡文化功底的最好實力體現呢,那么便值得他們出版社花更高的價錢去拉攏了。
“新的短篇明天發給你。”
“啊?你不是已經寫好了的嗎?一天時間你這是要打算現寫的意思嗎?”
“一天時間現寫不可以嗎?”
“不是......可以是可以,可是......一天的時間是不是也太短了一點。”對方有些傻眼了。
這年輕人有點不講武德呀,哪有人鉆研一部短篇小說只用一天時間的,更何況也沒有一天時間那么多,你還要扣去吃飯睡覺解決生理需求等雜七雜八事情。
李淳罡道:“那回聊,再見。”
李淳罡確實說掛電話就掛斷,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反倒是搞得還想要追問一些短篇小說細節問題的徐言之獨自在風中凌亂起來,同時滿腦子都是對方到底如何在一天之內完成一部優秀短篇小說的疑惑。
以正常人的思維來看——
只有兩種可能性:要不對方就是瞎寫一通敷衍自己;要不就是對方其實早就已經為參加七星文學杯準備好了幾部短篇小說,之所以提出一天的時間無非是在故意吊著自己,可是轉念一想也不對呀......因為無論怎么想對方都沒這么做的必要啊。
只能說現在年輕人的想法,他們這些老家伙們理解不了!
按照徐言之自己的理解,李淳罡的一天時間很可能真是一天時間,扣去今天,加上明天,最快后天才能夠看到所謂的短篇小說,這也是唯一能夠解釋清楚也是更能理解的了。
第二日。
當主編徐言之重新坐到自己的辦公桌時,發現自己的郵箱里收到了一份稿件,是來自于李淳罡的短篇小說,名字叫《麥琪的禮物》。
什么情況!?
他滿頭問號。
不是說好的一天時間嗎,難道自己認知里面的一天時間與李淳罡口中所說的一天不是同一個“一天”嗎?自己理解中的一天對方最快都要到后天左右才能把短篇小說發過來,甚至都已經有心理準備這個時間可能會更長,但是對方理解的一天恐怕就是時間從12號跨到13號,如此簡單!
在打開這部名字叫《麥琪的禮物》短篇小說的時候,徐言之沒有急著去瀏覽內容如何,第一步先是看了一眼字數上,發現只有短短三千字,頓時一愣,下一秒就釋然了,這才能解釋得通為何如此短時間便能完成的。
作為長期處于閱稿、審稿一線的主編,看一部小說的速度還是很迅速的,更何況區區三千多個字,所以徐言之很快就將之看完。
不僅他自己看了,同時還喊上了同樣負責《文學》雜志審稿的老熊和鐵子二人一塊,一個電腦屏幕前面同時緊挨著三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