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時的超長飛行時間讓李淳罡有些精疲力盡,臉上盡是難掩的疲倦神色,當他們一行三人抵達機場之后就在游客信息中心那邊找到了已經等待多時的當地保鏢兼導游。
“歡迎三位來到新西蘭,我是你們的導游伊森,車子已經在外面等待了,你們可以先去酒店稍作休息之后,我再帶你們去吃一頓富含新西蘭特色的晚飯怎么樣?”
“這樣挺好的,我們把行李放好。”
“伊森先生,有一個問題不知道該問不該問......”
“沒關系,老板你盡管問!另外老板直接稱呼我伊森就可以了,你別看我這樣,其實我也才二十七歲而已!”
“二十七!?我看你那樣子說出去三十七都有人相信。”不過這話李淳罡當然不會當著這個看上去身高至少都在兩米以上、胳膊比自己大腿還要粗壯的大漢面前講,只是在心里徘徊,“伊森,我想知道你是新西蘭的毛利人嗎?畢竟我看你的手臂還有脖子上的那些......”
紋身在國內往往是榴芒、混混、壞孩子的代名詞,在老一輩的人眼中只要身上擁有紋身就基本不像是什么好人。
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認知,紋身真的應該叫做“文身”,俗稱刺青,古文言文中叫涅。
在古時候文身或者說刺青象征的是一種圖騰,一種把信仰圖騰刺在身上的行為。
而在新西蘭毛利人身上的刺青則是代表著身份和地位、權勢等等。
毛利社會也有階級制度,分別為貴族,庶民和奴武士和領袖章即是貴族的成員,他們行使權力,掌管部落一切事務。
從他們的穿著,臉上的刺青就可以分辦出階級的高低。毛利人臉上和身上的刺青也是地位的象征,通常越多或越復雜的花紋就代表擁有越高的地位。
只是隨著新西蘭被日不落帝國殖民時代開啟,當時更像是原始部落一樣的毛利人各大部落被外國人的洋槍洋炮給徹底征服了,而這些新西蘭原住民的毛利人反而成為了別人口中的“土著”。
先是從伊森裸露出來有限的皮膚之上那些復雜而又神秘的刺青圖案有了一絲猜測,因此才有了李淳罡的這么一問。
聽到“毛利人”三個字,原本走在前頭引路的伊森瞬間頓住了腳步,一臉大喜過望的表情回過頭來盯著李淳罡看,下一秒一步便站到了他的身前高興地說道:“老板你也聽說過我們毛利人嗎?要是老板你們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帶你們去我的部落好好玩一玩,吃一吃我們毛利人的特色食品……”
哪怕是奧克蘭最大的機場,看起來都不算特別繁忙,李淳罡等人在伊森的帶領下來到了停車區域內,那邊一輛銀色賓利慕尚靜靜停在停車區域內。
既然準備在新西蘭自駕游,講道理開轎車開在偏遠山路是不太合適的,可是廂車的話又太笨重太麻煩了,所以他們都考慮清楚了,等到了酒店辦理好入住之后,準備出發的時候將慕尚更換成SUV添越就是最好的選擇。
賓利慕尚整體看上去氣勢十足,車內飾很奢華,只不過李淳罡他們三人對車都不是特別有研究,只覺得每一處細節都很棒,至于值不值那個價錢就得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