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氣離體,如云如霧,陡然分開,衍化無窮妙象。
諸佛之影,世尊在先!
但還未真正成形……
真氣轟然潰散,一切異象戛然而止,仿佛一切都如夢幻泡影。
……
為什么?
為什么我學不會?
無名僧豁然睜眼,縱使佛性深藏,此時雙眸中也升起無名之火。
他不是惱恨別人,而是惱怒自己。
怒自己之無能!
枉他平生以佛子自居,佛門武學一學必然能大成,卻沒想到有朝一日,得武當小師叔隔空傳法,卻連入門也做不到。
如來神掌博大精深,共有七式,分別是大威天龍、世尊地藏、大羅法咒、諸佛慈悲、般若巴麻哄、飛龍在天,以及最后諸掌合一,得見如來的終極奧義,如來神掌。
最后一式,一時難以掌握,倒也是正常。
但無名僧卻發現自己連第一招大威天龍竟也學不會。
不是先天稟賦的限制,更多是一種心境上的功夫還未參破。
武學傷人,性情暴戾,久而習之,必生不忿之念。
因此佛門武功,威力巨大,往往必須以高深佛法來化解,才能趨至大成。
一念及此,無名僧不由深深懷疑起自身。
所存的任何妄念,徹底煙消云散。
從佛法中來,終究要到佛法中去!
心境不夠,修行來補……
無名僧清空心神,一念不起,虛空之境,口誦金剛般若波羅蜜心經,眉心白毫,赫赫有光,一片虔誠。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從金剛第一品為始,口誦之聲,漸漸浩大。
雖是一人,但佛性在心,似是萬佛禪唱,虛空有聲,飛來峰十里隱隱得聞。
武當山上,哪里來的佛音?
七子練武不息,手中動作也不由一緩,但隨后就拋在一邊。
畢竟自己這位小師叔祖深不可測,弄出什么名堂,也毫不意外。
武當有危,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學會小師叔祖的精妙武學為首要大事。
他們又繼續沉浸于武學妙境中,心境一變,周身氣勢又是猛然一漲,更進一步。
而無名僧更是不滯外物,不理外界變動,誠心于佛法之中,口誦真言。
“
自皈依佛,當愿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愿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愿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是了!
無名僧眸子豁然睜開,終于徹悟。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法號無名,雖只是空相。
但我即心懷此念,則表明我始終沒有放下執著。
小靈山寺逐我出山門,但我只要此身不滅,此心不死,三千世界,須彌大千,何處不是靈山?
自皈依法,當愿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我愿修無邊之法,持如海智慧,降妖除魔,護持人間!
無名僧此念一起,又生宏愿,眉心白毫大放光明,內心澄凈,慧劍斬念,再無半點彷徨。
從今日起,小僧即為……
下一刻,飛來峰上響起一聲佛號,聲震四野。
“南無阿彌陀佛!貧僧法海,于此開悟!今日我重入佛門凈土,極樂世界!”
一尊大佛從空中顯現,慈目低垂,憐憫眾生,八部天龍于空中顯化,金剛、羅漢、菩薩,諸佛一一朝拜……襯托著人間一僧,如活佛在世。
啥?
貧僧法海!
飛來峰頂,安然躺著的呂純良翻身而起,不禁一臉懵。
緣?
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