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真氣所轉化的真元量不夠,無法順利開辟丹田。
無法開辟丹田,就代表著筑基失敗。
又因受過一次沖擊,丹田強度會提升,下一次再沖關,無疑會增加難度,如果連續多次不能成功開辟丹田。
那么丹田會因為受到多次沖擊,承受能力,將達到一個極為變態的水準,尋常修士基本上是筑基無望了。
丹田至關重要,是修煉的根基。
丹田強,能夠容納的真元也就多,也就是所謂的根基強大,以此為基礎,才能夠達成更高的成就。
如果在這一步,只是勉勉強強的筑基,那么涉及后期金丹的問題,又會非常困難。
所以往往從天賦,就能夠判斷一個修士,大致能走到什么境界。
柳如晴的功法,是要利用筑基失敗這個特性,增加開拓的難度,讓尋常天賦的修士,在丹田的強度,和真元的質量上面,有比肩天才弟子的可能。
這等同于逆天而行,要打破天賦壁壘,從廢材逆襲成天才。
說起來容易,但難度無異于登天。
如柳如晴所說,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寂滅九次,也就是失敗九次,達到一個極限,然后再第十次筑基,達成圓滿境界。
理論上第九次如果筑基成功,就足以比肩玄天圣地一線弟子。
如果第十次成功,肯定會超過一線弟子,但能不能達到秦嫣那個水準,就很難說了。
當然這功法,不是說要去不斷經歷失敗。
而是從功法層次,耍了一點滑頭,模擬這個過程,不斷開拓丹田,增加難度,同時積累力量,留待最后沖關。
很誘人。
因為一旦成功,林劍縱然是天賦不如人,根基也會相差不大,有了這般根基,之后利用自己能夠提升功法的能力,就可以更進一步,追趕對方,甚至超過。
只有在大家起跑線差不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追上去。
“師父,功法方面弟子已經完全悟透,也有把握沖擊幾次,但有一個問題,修煉這功法需要在短短時間之內,達到多次沖關的效果,那么對于真氣的需求,就非常恐怖,弟子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柳如晴說道:“我之所以出山,是因為飛星峰傳訊,有人找到了匯星歸流,就稍微觀察了一下,發現你在登云梯上的表現,遠超自身該有的水準,應該是想出了加速恢復真氣的辦法,結合其他方面,這才有了收你為徒的心思,只有這樣的你,才能印證我的想法。”
許多事情,缺一不可。
登云梯,給林劍打開了一扇門。
因為那地方有特殊布置,腳踩登云梯,就會有一部分靈氣直接灌入體內,這就省去了吸收靈氣的過程,而是專注于煉化。
而這功法,也是這般打算!
指望一邊吸收靈氣,再煉化成真氣,轉化成真元,同時去多次開辟丹田,那是不現實的事情,先不說這般情況下,能不能一心多用。
單單看唐旋這種水準,都需要筑基丹,就明白筑基需要何等龐大的力量。
但如果省去吸收靈氣這個過程,可能性無疑大大增加。
“那我們要借登云梯之力來筑基?”林劍好奇道。
柳如晴搖頭道:“不……登云梯的強度不夠,雖說你成就有限,可能也就三四次的水準,但你既然敢冒著風險嘗試我的功法,我就該給你創造最完美的條件,至于能走多遠,全看你自己的。”
“難道還有比登云梯更高級的地方?”
柳如晴一笑:“當然有了,不過這些手段終究是死物,缺乏了靈活應變,咱們要用,那就用最好的,而玄天圣地之中,唯有小窮峰可以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