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位圣人之雄才,遠超此前任何一位帝皇,繼位之后,削平天下,之后行四海一統,但這卻才只是李唐圣人真正之宏偉功績的一個起點。
在天下一統之后,他便成為了這世間至高無上的最高神,以人皇之軀,替上蒼運轉法則,令蒼生鬼神臣服。
伴隨著圣人在那至高無上的位置上越坐越久,他境界也不斷地邁上更高領域,甚至一路接連打破古往今來任何圣皇的記錄。
最終達到了世人所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之境。
然后,他行開天之事,于鴻蒙混沌之中,攫取元精,不斷擴大版圖,方有今日之浩瀚蒼穹。
帶領世界晉升。
不同于越古老越強大。
圣唐走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路。
在圣唐之前,那些個王朝,其實都還是相對普通的王朝。
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李唐圣人以一己之力,創造了“文明躍遷”般的壯舉,讓天地時空的級數,在短暫的百萬年內,接連跨入更高層次。
與之相比。
真正的古史之中的道祖所在的那個春秋時期,天地時空間,甚至還無人可長生。
那位創立了道家學說的道祖,在那個時候的天地環境下,已然隕落。
是以,如今豎立在太清宮之中的這尊神像,必然不可能是遠古的那位老人回歸,或者復活。
但道祖神像卻能在萬年之中連續顯靈。
這一點,圣唐王朝曾派來一位金仙級數的國公來看過,給出了一個舉世都公認的說法。
世上本無神。
有人祭拜,有香火信眾,便誕生了神。
這太清宮之中的道祖神像便是如此。
圣唐以道立國。
由高祖皇帝立國之后,追道祖李耳為祖,廢除了許多邪祀,令天下只奉道,崇道。
由此讓道祖神像享受到了天下眾生最濃郁的香火。
在這樣龐大的香火之力下。
眾生心有所求,香火通神,于神像之中誕生香火神靈,也是正常。
在圣唐王朝眼中。
這道祖神像便是一尊后天成神的存在,但因其以‘道祖’之香火成神,可以說祂是道祖,也非道祖。
圣唐既然是供奉這尊神像,那必然沒理由不容許神像生靈。
即便是在道祖神像顯靈之后,圣唐對這尊道祖‘神靈’,也仍舊是寬和的態度,并不反對,某種程度上,也是自信的體現。
既是圣唐自己‘創造’出來的神靈,那由何須意外緊張。
民間百姓,不知道其中曲折和內涵,也不會想那么多,既然道祖有靈,那他們供奉便是,求個平安。
李玄作為皇室血脈,也知道神像有靈的原因。
對他而言,站的不是王朝那樣高的角度看問題。
他的想法也很簡單,道祖神像就是王朝所封的唯一正統神,心目之中與道祖無二,而若是能夠此次救他脫劫,那就更加無上了。
一路穿過太清宮的諸多回廊和殿宇。
“道祖圣像便在那里。”
住持道士緩緩開口:
“是否能求得福緣,就看侯爺自己的造化了。”
聞言。
洛陽侯深深吸了一口氣,上前,來到了神像所在的三步之外。
望著那騎牛的道人形象。
道人雙眸半開半合,似有實際般的目光,垂流而下,令洛陽侯有些恍惚,仿佛面前的不是一尊雕像,而是一尊有生命的存在。
但似乎此前來祭拜的時候,都沒有這種明顯的感覺。
這讓他心中一肅,心頭莫名更加虔誠,俯首在騎牛道人神像前跪拜了下去:
“李唐一脈,圣人地八十九代孫,后人李玄,叩見道祖。”
這一拜之下,洛陽侯是天仙至尊,其本身已經是人間首屈一指的強者,身上無形間有大道靈機,也跟著一起俯首下去。
因其這次謁見道祖,心里裝著別的事,誠信跪拜之下,便與以往的年祭不同。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