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陳霖這里并不是收垃圾的地方,心思不純的都會被拒之門外。僥幸混進來的更慘,沒有造成破壞的會被送到智能醫生那里洗去記憶送回地球。至于那幾個想要干掉陳霖取而代之的團伙……陳霖試驗了一下將人類扔進太空中會產生什么反應,說實話,情景很恐怖!
人一多也有些麻煩,陳霖無法像開始那樣每一個人都有印象。現在除了個別面孔陳霖覺得熟悉之外,其他的陳霖一概不認識。倒是那些人一個個熱切的向陳霖表達問候弄得陳霖有些尷尬,直到陳霖走到赫謝爾和勞拉身邊才有所緩解。
赫謝爾和以前比起來開朗了許多,雖然面對陌生人時還說不出話,可是在陳霖面前倒是不太拘束了。
看到他的時候,兩兄妹正使用全息投影比劃著什么,不時還會爭論兩句。陳霖聽了很久才搞明白原來兩人正在考慮的是火星地球化改造的問題。
勞拉做了一個火星地球化改造的方案,第一步是向地幔的空洞中投入大量的微波發射源,通過高頻振動加熱巖層將巖層中的水抽出來。從勞拉了解到的數據看,火星實際上并不缺水,但是絕大部分水源都被地幔吸走并凍結在了礦石的間隙中。
火星比地球小太多,地幔的結構和地球也有差異。在勞拉看來,火星的地幔就像是疏松多孔的海綿,吸走了火星絕大部分的水。如果這些水能夠被釋放出來的話,哪怕只有一部分,通過引導進入之前發現的那個死去的生態圈,有很大的幾率能夠讓那個生態圈再次復蘇過來。
即便那些生物都死絕了也沒關系,只要撒點綠藻,很快就能重塑一個新的生態圈。到時候整個火星甚至都不需要生態農場的出產就可以實現食物和氧氣的自給自足。而且這個改造花費的代價并不高昂,可以說很低下才對。
火星雖然冷卻了,可是在地幔深處的溫度還是很高的,甚至其內核中還有一部分仍然保持著高溫,所以這些水只要流進來就會保持液態。整個工程最大的投入不過是開始時候的大量微波輻射器,以基地目前的工業基礎,一個月的產能就可以做出來足夠的數量。
畢竟只是維持一個很小的生態空間,并不需要在整個火星上施工,所以工程被縮小在一個很狹小且密閉的范圍內,根本用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即便是不幸失敗了也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圍內。
而赫謝爾考慮的根本就不是這個方案造價高低以及能否實現的問題,而是認為這樣的改造方案根本就沒有必要。火星并不是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世界,低重力會讓人類的骨骼密度變得疏松,肌肉產生萎縮,身體機能出現退化。
所以理想的生活環境應該是直接在太空中建造一座全新的太空城,在里面營造出標準重力。這并不困難,磁力引擎就可以做出偽重力來。那種圍繞火星像衛星一樣運轉的大型太空城不是比改造火星要更好?
里面的空間更大不說,想要裝飾成什么樣子全憑喜好,甚至如果需要的話,連天氣都能夠實現實時的控制。兩者相比,誰更有優勢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嗎?
甚至在赫謝爾看來,除非找到一顆和地球十分相似的外星球,否則的話人類都沒有進行外星移民的必要。甚至那種星球也不要上去定居,只是留作旅游就好了,真正居住的話還是太空城更好。
星球上會出現地震海嘯等等自然災害,太空城就沒有這個問題。遇到太空災難了直接可以將開動太空城遠遠的躲開,實在躲不開了也可以藏到星球的背面拿整顆星球甚至恒星當盾牌,豈不是比在星球表面安全的多?
“我支持你,勞拉!授權你使用第四工廠區一個月的時間,希望你能帶來比較好的結果”搞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陳霖還是決定支持勞拉的方案,畢竟相比起赫謝爾來說,勞拉更漂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