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吵啊!怎么不吵吵了?”
“踢之前那股子豪氣呢?咋都不吱聲了?”
中場休息的時候,一個個球員和霜打的茄子似的站成一排,默不作聲。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
朱光護從來就不是個和煦的教練,雖然上半場結束后比分依舊是0比0,但任誰都看得出,圣保羅不進球,是給這支遠道而來的中國隊一個面子。
至于下半場會踢成什么樣,場上的比分會如何,那都要看人家的臉色。
這群首發的健力寶少年一個個背著手,低著頭,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水。”
“給。”
“喝口水吧。”
場邊的替補隊員一個個像是后勤兵一樣,拿著礦泉水站在首發球員身后,悄悄從人縫中把水遞到這些球員手里。
而這些首發球員在接過水瓶后也沒有立刻去喝,而是死死地捏著礦泉水瓶,把瓶子捏到變形。
“平日里不好好訓練,現在到場上傻眼了吧?”
“你們也不看看踢的那都是什么玩意。”
“如果不是小歐超常發揮,你以為對面能和你們一樣抱個鴨蛋下場啊?”
朱光護越說越來氣,上半場圣保羅是如何戲耍球員的他都還歷歷在目。
尤其是隋冬亮,他的頭都快低到胸腔里去了。
由于位置原因,他被過的次數是最多的。而且很多時候,圣保羅隊員不止過他一次,甚至還會在過掉他之后等他追上來,再過第二次。
這樣的“侮辱”讓隋冬亮深深抬不起頭來,他甚至覺得,球隊踢成這樣全怪他自己。
實際上,這并不怪隋冬亮,也不怪圣保羅少年隊。
在巴西,民風如此。
由于健力寶踢不了正規賽,像這種友誼賽就類似于踢野球。
就像美國街頭籃球那樣,許多時候為了追求觀賞度,球員會采取一些華而不實,有些犯規、甚至帶有侮辱性的動作來博取觀眾眼球。場面的華麗與否是他們的追求,勝負反而不那么重要。
這些健力寶成員從小接受的足球教育中,哪里接觸到這么多花活?這么多天馬行空的個人技巧?
在他們心里,只有教練反反復復的兩句話:你只能這樣做,你不能那樣做!
現在的健力寶成員,就像1954年第一次沖入世界杯的韓國隊一樣,在世界杯的賽場上大敗而歸。
雖然在“自家”屬于佼佼者,但在世界面前,卻發現到自己什么也不是。
“教練,喝口水吧。”
“是啊,朱導,少說兩句吧。再說下去,孩子們自尊心說不定受不了了。”劉志才也湊過來悄聲道。
“好吧,全體解散,該休息休息,下半場繼續努力。”朱光護長嘆一聲,接過來歐楚良遞過來的礦泉水,擰開瓶蓋后輕輕抿了一口。
事實上他也不想這樣訓球員,可是他覺得如果不讓今天這個教訓更深刻一些的話,在以后說不定還會重新上演今天的悲劇。
這個年代的家長就是這樣,雖然一心為孩子好,但卻找不到正確的梳理和引到方法。
11名首發隊員中,只有歐楚良沒有列隊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