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球權發生轉變后,日本隊便迫不及待地從中路展開了進攻。
“左邊,跟人!身后!看著點!”
“4號,往前站,跑!對,跑!”
“肖尖,干掉他!擠出去!!!”
在歐楚良的大聲指揮下,日本隊不是前插被阻,就是越位不能接球。
尤其是當日本隊察覺中路防守密集后打算從邊路開辟出道路時,歐楚良都會第一時間指揮隊友用身體去硬抗日本隊員,不惜一切代價將皮球破壞,無論是搶斷還是破壞出邊線都可以。
國奧的防守隊員眨眼間變成了一個個工兵,毫不猶豫地履行歐楚良的指示。
而且當他們發現自己在面對日本隊員的身體對抗上有優勢時,一個個竟變得摩拳擦掌,自信心爆棚。
“這個挺有意思啊!”看臺上的球迷看出了端倪,“這TM人數相當時踢的畏首畏尾,現在少一人了,咋還敢硬剛了?”
“誰說的不是!這也沒換人啊!拉德這么厲害?中場休息的時候都說了啥?這上半場和下半場完全是兩支隊伍嘛!要是這樣踢,咱沒準還能贏!”
“贏?贏就別想了!”一旁的友人輕哼道,“咱能把比賽拖進加時,然后踢點球就不錯了!到那時,咱就有優勢了,嘿嘿嘿...”
“對哈!我怎么沒想到呢?”球迷看著門線上舉足若輕的歐楚良,一拍大腿道:“咱們有歐楚良,還怕和小日本踢點球么?”
就在此時,皮球再次來到了中田英壽腳下。
這個背負著日本新一代足球榮耀的14號球員,在接到皮球那一刻還未踩穩皮球,一只腳就已經伸了過來。
“可惡!”中田連忙回拉轉身,用后背對著來人。
然而彭衛軍卻沒有絲毫停下來的意思,直接撞到了中田英壽的后背上。
撞擊的力度不大,中田還能勉強保持站立;撞擊的力度也不小,一瞬間令中田差點失去了球權。
“可惡,這群中國人什么時候逼防的這么緊了?”
不是逼防的緊,而是在歐楚良的指揮下,國奧的防守隊員的站位發生了變化。
日本隊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球隊,在東亞黃種人強隊中,如果說韓國隊的優勢是耐力,那么日本隊的優勢便是執行力。
日本的足球有非常嚴格的戰術,球員也因為民族特性的原因,甘愿做一顆螺絲釘。所以在足球場上會經常看到,只要教練沒改變戰術,即使每一次的進攻都在啟動前流產,日本隊依舊會采取相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進攻。
當戰術打法足矣擊穿對手時,這樣的的打法會為日本隊帶來優勢;當戰術打法被對手限制時,這樣的習慣也會絆住日本隊的陣腳。
而本場比賽,日本隊的進攻方式也很明確。別看有6名中場隊員,然而實際上皮球最終都會來到中田腳下,并且由他來選擇以什么方式策動進攻。
說是限制住中田就限制住整個日本隊的進攻,毫不為過。
基于這種判斷,歐楚良很容易便推斷出日本隊的傳球路線和中田的接應時間。只要適時地安排一名隊友在他接球前貼防住他,讓他從接球開始就變得不順利,那么日本隊整體的進攻也就被限制住了。
雖然在上半場也有隊員看出日本隊的進攻總是從中田腳下開始,但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大家各自為戰,就只能干瞪眼看著中田一次次地對國奧大門形成威脅。
現如今,中田連轉身都變得困難,國奧的防守壓力立刻降了下來。
“中田,這邊!”前園真圣見中田英壽被彭衛軍擠死,連忙過來要球接應。
無奈之下,中田起腳回傳,并且拉開同彭衛軍的距離,重新組織進攻。
下半場踢了十多分鐘后,球迷們便漸漸琢磨出味兒來。
“這小日本咋了?明明多一個人,咋進攻完全不如上半場了?”
“不行了還不好?那說明咱們機會來了!”
“來一起喊,中國隊!”
“加油!”
“中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