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誤生下課!”
“戚誤生下課!!”
“戚誤生下課!!!”
聆聽著漫天遍野的呼喊,歐楚良都不禁為戚誤生感到一陣悲哀。
賽后,著名足球評論家黃見翔在專欄上寫道:“戚誤生之敗,非戰之罪。”
“這次三獅軍團為了備戰歐洲杯,派出了幾乎全部主力訪華,希勒、加斯科因、麥克馬納曼等巨星全部在列,甚至裁判都是世界名哨科里納。”
“由于英格蘭隊的球星們都希望通過熱身賽的表現贏得主教練維納布爾斯的信任,因此這場比賽貨真價實。”
“工體不敗,并非神話,而是一系列商業比賽下的泡沫虛影。現在泡沫破裂了,總比它一直膨脹好。”
“晚痛不如早痛,長痛不如短痛,希望這次的痛可以讓球迷們盡早見識到中國足球的落后和不足,對我們國字號的隊伍有一個正確的見解。”
黃見翔的文章一發布,立刻引起了國內輿論的嘩然。
一部分人的確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開始痛定思痛;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工體不敗”也是有很大一部分積極作用,讓球迷和球員不畏強手、積極進取、頑強拼搏、永爭第一,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敵的精神。
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不管怎樣,工體不敗的神話破滅,已成了不掙的事實。
在這個中國職業足球初創的年代,對球迷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好在打擊并沒有持續多久,在河北石家莊的亞青賽預選賽上,唐朋舉率領的中青隊創造了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一系列連勝。
第一場對陣香港青年隊的比賽中,憑借曾強、田野、郭輝、高堯四人打入的五粒進球,中青隊輕取對手。
兩天后,中青對陣越南。有了上場比賽的激勵,這一次中青隊更是以9比0的比分取了的完勝。其中一名名為孫技海的卷發小將驚艷了國人,在右前衛的位置上貢獻了4粒進球和2個助攻,當選本場比賽的MVP。
第三場比賽,中青對陣印度尼西亞。雖然是半主力陣容出戰,但是中青小將們還是獲得了3比0的比分,其中孫技海在上半場4分鐘的先拔頭籌,為本場比賽奠定了基調。
亞青賽預選賽過后,唐朋舉逢人便說“得此良將,亞青必勝”,看得出,唐朋舉對這位臨時征召入隊的大連小將的喜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便來到了六月末。一直隨著遼足訓練的歐楚良和曲圣青二人受國奧征召,在京城參加為期半個月的集訓。
集訓過后,將和全體奧運健兒一齊,出發前往美國亞特蘭大。
當第二天歐楚良和曲圣青背著包出現在足球場時,球場中突然傳來一個略帶驚喜的聲音:“誒?那不是歐楚良嗎?”
歐楚良抬頭一看,差點嚇了一跳。
熟悉的包菜頭,熟悉的青春痘。
“鐵、鐵子?”歐楚良下意識應道。
“叫誰鐵子呢!”來人一巴掌拍在歐楚良肩膀上,“別以為我是上海人,就不知道鐵子是什么意思。小歐弟弟,想追姐姐,你還嫩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