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國足通過IMG續聘的守門員教練吉米.里默休假結束返回中國,開始在京城指導歐楚良。按計劃在國足重新集結前,里默會到各俱樂部對有望入選國足的守門員進行觀察和指導。在歐楚良之后,還有江津、江洪、韓雯海將接受里默的試訓。
畢竟一個好的守門員頂的上半支球隊,當然,歐楚良在各項測試中,均完勝對手。
在這期間,歐楚良跟在許副主席身邊,旁聽了一個足協的內部會議。
會議中的主要人物有袁為民、王軍生和眼屎多等足協官員,還有戚誤生、古命長、拉德等足球教練員。再加上一眾的翻譯,總共有十多人。
而這次會議,就是對即將出征的世預賽做討論。
足協不但要確定下最終的人員,還有國足的陣型。對拉德和戚誤生來說,也是對他們的一個檢驗。
這種會議是不允許記者介入的,甚至連歐楚良這樣的球員為了避嫌,也不允許參加。
但借著許副主席這層面子,歐楚良還是在角落里聽完了全程。
會議開始之前,許副主席叮囑道:“楚良,這樣的會議讓你來旁聽已經是例外了。記住,在會議中無論聽到什么,你都不要開口數話吱聲。明白嗎?”
“那要是他們點名要聽我的意見呢?”
“無論誰點你的名,詢問你的意見和建議,你都不必回答。哪怕有想說的,會議后再和你王叔他們說,知道了嗎?”
“知道了。”
果然,會議一開始,戚誤生和拉德便嗆了起來。
由于是中外雙方共同執教國足,所以雙方教練組都拿出了一份球隊報告交了上去。
戚誤生和拉德的第一個爭論,就是陣型問題。
在戚誤生看來,4后衛的陣型在歐洲已經逐漸成為主流。而且站位相對合理,防守空間分割均勻。尤其在面對對方雙前鋒的防守時,可以有效做到2V1。并且4后衛的陣型中國隊員也非常熟悉,尤其是442平行站位,這樣的陣型進可攻退可守,和誰都能掰掰腕子,較量一番。
戚誤生的中庸思想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座的多多少少都是懂球的。442這種“萬金油”的陣型的確適合中國隊,雖然進攻端不一定能踢出花樣,但在防守端最起碼可以做到不出亂子。
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陣型,一經提出就深得人心。
然而外教教練組卻不這么看。
拉德不但提交了球隊報告,還出示一厚摞的數據。這些數據都被翻譯成中文,方便足協官員去理解。
在拉德看來,中國隊更適合打3后衛的陣型。
原因也很簡單,這更適應中國隊未來的發展。
這幾年中國隊和這個學一點,和那個學一點,老球員幾乎什么陣型都踢過,但什么陣型都不熟練。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隊把未來一二十年的發展目標放在了巴西。那么巴西足球的風格,就成為中國隊的借鑒目標。
尤其是這次召喚了6名健力寶少年回國勤王,再加上守門員歐楚良,“巴西派”已經足以在一支球隊中占據一半以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