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雙方優勢與劣勢,我們應該在比賽時保持好整體隊形,在攻防轉換中,突出防守體系。注意逼搶、保護和移動。以邊路進攻為主,結合中路的滲透,一舉將對方的防線擊穿!并且要注意任意球、角球的攻防基本要領,我相信對于定位球的攻防,在座的主要球員不會令大家失望。”
說到這,所有人把目光投向歐楚良和彭衛國。兩人一個是進攻端的核心,一個是防守端的核心。無論是拉德還是戚誤生,都一致要求在定位球的攻防時,場上其它球員必須遵循兩人的意見。
歐楚良在記錄本旁的備注上寫道:“之所以強調攻防體系中的防守,是因為客場作戰,假若先失分,會給球隊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很容易造成“陰溝翻船”、“遇強不弱、遇弱不強”的情況。”
“客場作戰,對球員的期望和要求不能過高,在隊員應變能力較差的情況下,思想上強調防守體系的鞏固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戰平,回到主場后依舊占據優勢。”
由于筆記在會后會被其他球員借去傳看,所以歐楚良多會在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旁寫下自己的注解,以此和隊友的思想達成統一。
臺上,戚誤生繼續介紹著打法。
“...防守時,我們要重點盯住對方的9號中鋒,注意任意球的保護。”
“中場則要注意三個方面,一個是多跑,跑起來,接應點才會變多;二是要果斷轉移,利用球場的空間,調動對方大范圍移動;三是要時刻切記攻防原則,攻防轉換瞬間,所有人都要注意力集中!”
“還有...”戚誤生目光看面向謝輝、宿茂真、曲圣青、商議等幾名前鋒,“你們要很好的完成以邊路為主的基本打法要求,邊路隊員一定要放得開,跑得動,穿插積極一些!你們越積極,平時訓練的戰術打法才會實現。射門、傳中、接球、過人都要穩,切不可急躁,聽明白了么?”
“聽明白了!”凡是和前鋒有點關聯的球員,都點頭應道。
“下面,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戚誤生話音剛落,馬鳴宇和彭衛國等中場球員便舉手問道:“如果9號回車中場,突然反插,誰來防守?”
范大將軍也舉起手,“30米開外的任意球,防守位置是不是也應該明確一下?那么遠的距離,良子可能顧及不到!”
在球員們的提問中,雙方教練組輪流派人解答了球員們的提問。
講解完戰術后,戚誤生把發言臺的位置讓給了王軍生。
“戚教練布置的‘作戰方案’,是經過兩支教練組反復考慮后提煉出來的,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理解后在實踐中去完成!”
“希望大家在對比賽的戰術布置沒有疑義的前提下能夠統一思想和步調,球場上的紀律,是最重要的!”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給周瑜寫了十六字密書: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已經做到了萬事俱備,只欠勝利的東風!你們說,是不是啊!?”
“嘩!!!”
臺下立刻響起一片經久不息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