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組賽每組由幾支球隊組成,采取主客場賽制,贏一場的3分,平一場得1分,輸一場不得分。
B:每隊在主客場各賽一場(淘汰制)。
C:作為里外并只有經過批準,才可在某一參賽國或中立地區集中比賽。
目前亞洲區的預選賽分成了十個小組,中國隊和其他九個小組第一參加了決賽階段。
來到蘇黎世參加抽簽的各國在三種對決的賽制上并未提出疑義,但在“十強賽”的決賽地點的選擇上,卻發生了強烈的爭執。
“知道為什么亞洲足球長期落后么?”拉德在飛機上時問道。
王軍生一臉疑惑,他顯然沒想到拉德會問這樣的問題。
“拉德先生,這是為什么?”王軍生虛心道。
“因為不團結。”拉德輕聲說道。
“拉德先生,在國際比賽前,沒有那么多的大義和無私。”戚誤生在一旁聽后搖了搖頭。
亞洲足球是落后,亞洲人也知道團結的重要性。但如果這個“團結”建立在犧牲自己利益上,恐怕就沒有國家會那么高尚了。
歐洲面積小,中心地點就那么幾個國家。無論在哪里舉辦預選賽,對歐洲人來說并不是那么重要。
但亞洲就不同了,伊朗、沙特、科威特、卡塔爾和阿聯酋五國執意要把決賽地點放在巴林舉行,中國、日本、韓國堅持在新加坡或者吉隆坡進行,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則是西亞球隊和東亞球隊爭取的對象。
而亞足聯和東亞國家關系較好,再加上中國隊又在世青賽賽場上表現非凡,自然站在東亞國家這一邊。
對此,西亞各國堅決反對,并且有意將矛盾擴大。這樣一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不僅會影響比賽進程,還會加劇亞洲足球分裂,所以維拉潘巧妙地把這個難題交給國際足聯解決。
7月21日,國際足聯世界杯組委會緊急事務委員會在主席約翰松的主持下,在FIFA總部就亞洲世界杯外圍賽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最后,委員會全體委員一致認為亞洲區的外圍賽應該采取A方式,否定了亞足聯決定的C方式,這讓十個參賽國都倍感意外。
根據亞足聯提交的十個參賽國家,國際足聯決定分成兩組。兩個小組頭名直接晉級世界杯決賽圈,小組第二名進行雙回合較量,勝者同樣晉級。負者也沒有徹底敗北,和大洋洲外圍賽的冠軍進行兩回合較量,爭奪最后一個出線名額。
十支球隊之前對三種賽制都沒有異議,所以在聽到結果后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會議繼續,開始討論的第二項比賽地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