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一次李銘拿球,球迷們便開口大喊道:“換李鐵!換李鐵!!換李鐵!!!”
不知不覺間,李鉄在球迷們已經留下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似乎只要李鉄站在后場,就沒有進攻球員可以從他這沖過去一樣。
“換李鐵,換李鐵,換李鐵!”
李銘又傳出一腳中規中矩的傳球,看臺上的球迷再一次大聲喊起來。
替補席上的卷心菜滿臉通紅,年輕的他不知道這種情況下怎么面對隊友。
雖然看臺上的球迷們在高喊他的名字,可這哪里是捧他,明明是把他放在炭火上烤!
李銘已經成為了“祭品”,而一旦李鉄有任何失誤或者發揮不如人意的地方,那他會跌得更慘。
漸漸地,李銘拿球越來越沒自信,幾乎每一次觸球都會在球迷大喊之前把球傳出去。
戚誤生不在,古命長來到拉德面前擔心地問道:“拉德先生,這種情況,咱們是不是把李鉄換上去比較好...”
拉德輕蔑地看了一眼古命長,“古先生,如果球迷們怎么喊,教練就怎么做。那球隊還要這個教練做什么呢?作為一個教練,你要時刻相信自己的專業性。無論比賽呈何種局勢,你都要相信自己的判斷。”
“而不是他們喊什么,你就聽什么。”拉德說著,伸出手推開了古命長,因為他剛剛擋住了他看球的視線。
“好吧拉德先生,是我多慮了,是我想的太多了。”古命長被拉德“教訓”一番后也幡然醒悟。是啊,這世界上哪有教練聽球迷的道理?
就這樣,李鉄一直被按在替補席上,并且拉德連讓他熱身的意思都沒有。
十強賽這幾場比賽,李鉄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細心的人會發現,李鉄就像是一個超級替補,基本都是下半場才被替換上場。
因為拉德相信,下半場上場的李鉄,才會用他那“鋼鐵之軀”給予體力不足的對手最致命的一擊。
尤其是當那些想從李鉄身邊沖過去的前鋒在發現無論如何都擠不開繞不過李鉄時,那種心底的落差感,足以瞬間將一名隊員的自信心全部擊潰。
或許等三五年后,李鉄成長為國足棟梁,在積攢了大量的大賽經驗后,可以派他首發出場。
但絕不是現在這個留著一頭卷心菜,面露青澀的年輕人。
現在才上半場20分鐘,遠沒到李鉄上場的時候。
球迷們喊了半天,都不見教練席有所動靜。
誰都喉嚨都是肉長的,再加上中國隊這段時間踢的還很順溜,所以在起哄了一段時間后,便漸漸偃旗息鼓。
在不是那么嚴寒的天氣下,卡塔爾漸漸適應了這樣的氣候。
說實在的,這個溫度對人體來說并不是多么凜冽。一名運動員稍加運動后,身體內部產生的熱量足以抵擋這樣的寒流。甚至小風一吹,還倍覺舒爽。這樣的清爽感,在西亞是很難感受到的。
適應了環境的卡塔爾開始打得有板有眼,客場作戰的他們抓住每一次的反擊機會,盡可能地威脅符冰把守的球門。
一時間,每一次攻到國足禁區內的進攻球,都讓隊員們提心吊膽。三番兩次后,連球都控不住了。
連進球在內半場僅有三腳射門,而卡塔爾隊的射門次數卻高達到八次之多。
第44分鐘,卡塔爾隊右路傳中,后插上的6號在圓弧頂附近接隊友回傳球左腳凌空爆射,符冰飛撲不及,只能目送皮球入網。
1比1平。
形勢急轉直下的國足,在上半場還最后一分鐘時,以孫技海領到的黃牌結束了上半場比賽。
下半場易邊再戰,中國隊在開局階段攻勢很盛,但兩名邊后衛助攻壓得太上,哪怕盡全力奔跑也有時回防不及,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