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能活只能望向中場。
連綿的小雨或多或少地干擾了川口的視線,他看不到中場的中田英壽,也看不到服部年宏。
他們是失蹤了嗎?
不!
他們是被中國隊員防住了!
俯瞰足球場,可以看到中國隊的3后衛陣型站得十分靠前。
多一人的中場幾乎將日本隊的中場隊員包圍,雖然名波浩和山口素弘在兩個邊路。但只要川口能活把球踢向任何一個邊路隊友,中路的中國隊員肯定會在第一時間靠過去。
門球踢給邊線旁的隊員,那太考驗守門員的腳法了!
眼看發球時間就要到,川口能活再不猶豫,只能飛起一腳,把皮球踢給突然間從視線里閃出來的三浦知良。
1993年,在健力寶剛剛組隊前往巴西留洋時,67年出生的三浦知良就已經成為了亞洲足球先生。
隨后他登錄意甲熱那亞,成為日本球員留洋的先驅。
在三浦知良成名前,無論是沈祥福、劉利福的兩翼齊飛時代還是后來高豐文率領的柳海光和唐堯東那一批,中國隊在技術上還是心里上都保持著對日本球隊的優勢。
但在1992年的“三浦知良-拉莫斯-北澤豪”配合亮相后,中國隊就開始在東亞三強的競爭中處于墊底。
可以說,如果不是去年奧運會將日本隊淘汰、亞洲杯取得冠軍,老一代中國隊對日本隊積攢下來的威勢將全部消耗殆盡。
現在,這名30歲的老將再次從雨中沖入人們的視野。當其他隊友不敢站出來時,這位日本隊的老將再次把日本足球抗在了自己肩上。
“日本隊一腳長傳...”
“傳到中場...”
“范大將軍!”
三浦知良的成名來自于他的靈巧和射術,在頭球上,一米七七的三浦知良又怎是一米八三的范大將軍的對手?
中圈里傳來“嘭”地一聲悶響,后場沖上的范大將軍在空中把腰弓得像一個蝦米,額頭一點,以力拔泰山之勢從三浦知良頭頂掙下了長傳球。
可憐的三浦,他還未跳到最高便被范大將軍壓了下去。
“這里,這里啊!”
落地后,范大將軍直接邁過倒在地上的三浦知良,對著第二接應點的張曉瑞大吼。
張曉瑞也不再猶豫,胸部一挺。倚住中田英壽的同時腳下一推,再次把皮球推回了范大將軍腳下。
重新控制住皮球的一瞬間,范大將軍虎軀一震。
他只是按照平時訓練中那樣掙頂,跑位,二過一罷了,從未想過球場上做這一套時會這樣順暢。
隊友不但把皮球傳回自己的腳下,自己身邊也剛剛好沒有對手盯防。
他甚至可以大步一趟,把皮球直接帶向前場。
這太順利了!
他只是做了最好的準備罷了。
卻沒想得到了最好的結果。
但是重新得球后的范大將軍并沒有帶球,他不是控球中衛,他需要盡快把皮球傳給可以拿住球的隊友。
他抬起頭,隊友和對手的跑位盡收眼底。
瞅準機會,范大將軍用右腳在濕漉漉的草皮上用力一推,皮球準確地朝馬鳴宇滾去。
一切都那么自然流暢,范大將軍突然感覺到,這次,沒準兒真的能出線!
“范大將軍把球截了下來...”
“二過一...”
“范大將軍把球傳給了馬鳴宇...”
面對來球,馬兒屏住呼吸。
按照以往比賽的經驗,沒等接球身后的對手就會把他限制得死死的。
尤其是那些西亞人,不等對方靠近,就能嗅到對方身上那股難聞的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