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一篇《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在那個不是很發達的年代爆紅網絡。不但各大報紙爭相轉載,甚至還被翻譯成六種語言遠傳海外。
有人說中國沒有足球土壤,但事實上在那個年代還是有的。
刷刷抖音,看看外國的小孩為家鄉的球隊起舞和哭泣,在咱們這里,也是又一批小朋友從小就喜歡和熱愛足球的。
老榕和小榕就是個例子,97年,小榕9歲,他親眼見證了那一刻。
我們也是如此,在懵懂的年齡聽著懵懂的話語,當初不懂的事情現在回頭看一看,真是唏噓。
關于97十強賽,褒貶不一。包括我寫完之后,書評區也是如此。
這個怎么說呢,對于一些沒經歷過的書友來說,在今天這個網文環境下確實寫的平淡異常。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突出的主要矛盾,甚至除了馬達維基亞那一腳以外,我幾乎都沒有突出主角。
但是如果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書友就會知道,整個十強賽,拋去教練組領導失誤,實際上我們踢的很好了。
好到什么程度?
好到真的只要把那一腳撲出來,結果就會徹底不同。
從我開書到現在,寫文的文風大家也能看出來,我不是一個喜歡大刀闊斧搞改革的作者。
很多時候,我只是在歷史到達一個關鍵節點時,稍微撥動一下指針,使當時的情景發生細微的不同而已。
但當這所有細節雜糅成一起時,才會發展成一個嶄新的歷史。
這是我喜歡做的,也是我正在做的。
就像你考試,差那么一道題的分就能上重點高中,就能上985,211大學,這個時候你會怎么想?
你會想到把所有答案推翻了再重新答一遍嗎?
不,你想到的就是那個你能記起來的錯題,你想著只要把那個錯題改成正確的,你就能考上了。
我最近也在榜單中發現一本寫過這屆十強賽的足球文,抱著互相學習的心態瞅了瞅,沒有任何借鑒可言。
在我看來,想改變歷史并不是只靠一句話就能改變的,在一些關鍵的歷史節點上,當事人一定要付出得足夠多。拼勁全身力量,甚至透支生命,才能稍微撬動一下歷史的車輪。
這是爆發生命的一刻,它非常壯觀。
或許我的文筆還沒辦法把這一刻呈現給大家,但我想表達的卻就是這個意思。
試想一下,當一些你耳熟能詳的比賽被改寫得面目全非,完全是一場新的YY出來的比賽。當你看過之后,還會有當年得償所愿的感覺嗎?
你只會覺得可笑,甚至連內心的哪一抹沖動都激發不出來。
不要懟我也是在自欺欺人,著實沒這個必要,真的。你那么喜歡懟,去自己寫本書在自己書里懟,絕對暢所欲言,沒人刪你評論禁你言。
綜上所述,一些書友在看完十強賽后會覺得莫名其妙,也有些書友和我說他早已熱淚盈眶,這就是經歷過和沒經歷過的差別。而我創造之初也說清楚了,這本書是一本有年代的國足文,寫的目的就是給那些老球迷回憶的,這才是我這本書的側重點。
還有一個就是關于主角不突出的問題。
擺脫啊大哥,你看了那么多足球文,踢個后衛都能沒事跑到對方禁區里進球去,我特么是個守門員啊!
一個守門員,你讓我怎么寫?
各種神級撲救?各種化解單刀?各種撲點?還是各種任意球?
神技撲救會有的,化解單刀也會有的,撲點更會有的,任意球再說。
但這并不是一個守門員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