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比5,那不勒斯灰溜溜地離開了佛羅倫薩,告別了新的“傷心之地”。
望著窗外,歐楚良沒有回頭。
對手的每一次傳中或者進球,都像是無聲電影一樣在他腦海中回放,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費迪南多就坐在他身后,戴著耳機,閉目養神,仿佛一切和自己無關一樣。
年輕的面龐皺緊了眉,這一刻,他在想什么呢?
歐楚良記得在比賽過后,自己站在場邊,給每一個下場的隊員發水的時候,一個記者堵住了費迪南多的去路。
“請問你此時是什么心情?”
大屏幕上的比分赫赫在目,這種揭人傷疤的人血饅頭媒體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從球網里不斷地將皮球撿出來,這樣的練習我在之前已經練習過兩次了。”
費迪南多回答的很巧妙,讓記者都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
回到那不勒斯后,歐楚良聽到當地的的電臺中說道:“...讓我們保護這位年輕的門將吧,他真的射門都沒有做錯!”
不同于客場作戰時球迷的噓聲,那不勒斯當地的媒體卻對費迪南多這個小將關愛有佳。
各方面的聲音都在贊嘆費迪南多,能夠在已經是驚弓之鳥的那不勒斯隊里,依舊心態平津的投入每場比賽,費迪南多的陽光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球不怪費迪南多,就算是帕柳卡來了也守不住!”
“這球明明是阿亞拉的問題,是他造就了對手的單刀球!”
“難道你沒看到這球是圖里尼擋住了費迪南多的視線嗎?”
1997年的初冬,那不勒斯幾乎場場輸球,費迪南多更像是一個人在比賽。
門將的孤單感被媒體們用文字夸大,并得到深切的同情。但在一支實力不濟、軍心渙散的球隊中,孤獨感對門將來說其實有時好事。
費迪南多每完成一場比賽,都會在輸球的時候細數自己“贏”得的“勝利”。
比如后來0比2輸給皮亞琴察,費迪南多就撲出去對方至少五次必進的射門。專家和媒體們都在感慨地說道:“還好有費迪南多還在盡全力撲救。”
“當球隊陷入混亂的時候,守門員在隊內還能保持冷靜,這是極其可貴的!”那不勒斯當地的體育報這樣寫道。
“積極,活潑,陽光,放松。”上賽季率領帕爾馬獲得意甲亞軍的新帥安切洛蒂給費迪南多這樣評價。下一輪比賽,就是帕爾馬就要做客那不勒斯了。
在越來越看重心理學的職業足壇,心里優勢成為了時髦的說法。
具有出色心里素質的門將,將會成為所有人眼中新的體育明星模范。
甚至連費迪南多面對對方的傳中沒有及時出擊,或是沒有抵擋住對手的射門,也會被一些球迷所原諒。
沒有誰能比在激烈對抗的賽場上的年輕門將,更能打動觀眾們的了。
所以在主場的比賽的時候,歐楚良親眼目睹了費迪南多的每一次撲救都會得到喝彩,而這在經驗豐富的門將那里,早已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
“看來,像那個司機和客場的極端球迷,畢竟是少數啊!”歐楚良這樣想道。
面對空前糟糕的成績,那不勒斯隊內只能試圖麻痹自己。
總是有人會在更衣室里開玩笑,大家伙哈哈大笑的時候,聽不到其實有些隊員更想討論一下球隊現狀的問題,而不是在一起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