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巴西隊和捷克展開了第一場半決賽。
開場后巴西隊優勢很明顯,第一次進攻就形成射門。德尼爾森在禁區內迎球推射,捷克門將佩特爾很深一撲,將撲球擋出底線。
里瓦爾多準確地將皮球踢到前門柱,又是小將德尼爾森在從禁區外助跑起跳,搶在捷克后衛前將皮球頂向球門。
這一次,佩特爾反應不及,只能目送皮球入網。
小將德尼爾森的驚艷表現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在球星輩出的巴西,大家再次為一名能從“球星”中脫穎而出的超新星歡呼。
驚魂未定的捷克被突如其來的進球打個措手不及,一時間隊員們心態不一,差點被巴西隊抓住機會將比分擴大。
第22分鐘,羅馬里奧左路下底,羅納爾多禁區前沿一腳墊射,可惜皮球高出了橫梁。3分鐘后,捷克隊后場發動了一次巧妙的快速反擊,內德維德中場得球后一記直塞,幫助隊友在前場形成了2打3的局面。可惜波博斯基的強行射門從右門柱偏出,巴西隊逃過一劫。
運氣爆表的巴西隊在3分種后將戰果擴大,第29分鐘,卡洛斯的大力轟門導致佩特爾脫手。直到真的在面對面和卡洛斯PK的時候,守門員才發現并不是每一個門將,都能象中國歐那樣把球接住。
事實上,在同巴西隊比賽前歐楚良就吩咐過。如果一定要給巴西隊任意球,那最好離球門越遠越好。
遠了,還有點機會;太近的話,除了人墻以外,守門員形同虛設。
佩特爾對卡洛斯的大力轟們判斷有誤,脫手后的皮球滾到了羅納爾多腳下,被后者輕松推射入網。
比分擴大之后巴西隊越打越輕松,比賽開啟了桑巴模式。
追求細膩控球風的桑巴軍團開始在對方半場大秀舞步,尤其是德尼爾森。在這個小將控球的時候,至少派出三名防守隊員才能將皮球斷下。
如此高超的控球技術,讓全世界的頂級豪門開始計算購買他的代價。
下半場,適應了比賽的捷克隊開始有所反擊。
第51分鐘,內德維德在巴西隊禁區前沿造對方犯規獲得任意球,皮球被吊入巴西隊禁區。倉皇出擊的迪達竟然黃油手,捷克主力前鋒帕維爾.庫卡跟上補射,可惜卡福天神下凡,在門線上將皮球擋了出去。
愈戰越勇的捷克隊似乎找到了感覺,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盡可能地威脅到巴西隊球門。
第62分鐘,又是內德維德奉獻出直線妙傳,庫卡在單刀的情況下將球射高;
第71分鐘,波博斯基的高速突破后的遠角推射,被人高馬大的迪達極限撲出;
第79分鐘,內德維德自己親自插上,以速度和腳法晃過巴西隊擋在面前的所有防守隊員,可惜在面對出擊的迪達時將皮球打飛。
比賽直到第83分鐘,弗拉基米爾.斯米切爾在巴西隊禁區被澤羅伯托放倒,幫助捷克獲得點球。
內德維德點球一蹴而就,為捷克打出進挽回顏面一球。
再然后,比賽再次進入了“德尼爾森時刻”。
和同中國隊的比賽如出一轍,德尼爾森用自己流暢的盤帶和細膩的腳下技術一次又一次地單挑捷克整條防線。
任誰都看得出,他的盤帶不是為了突破進球,而就是為了控球拖延時間。
每次看到他被逼到角球區,身旁三米開外都沒有一個巴西隊接應隊員時,捷克球迷們就發出陣陣噓聲。
次數多了,那些吃瓜群眾也開始思考起來。
為什么巴西隊可以采取這樣的“無賴戰術”,自己國家所在的球隊可不可以復制呢?
直到多年之后,人們才徹底明白過來。
全世界只有那樣一支巴西隊,全世界只有那樣一個德尼爾森!
巴西隊最終2比1晉級決賽,已經開始仰望第一屆的聯合會杯的的冠軍。
對把雷米特杯永久收藏的球隊來說,這很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