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技海在邊路帶節奏,隊友也都連忙跟上。
孫技海跑了幾步后,面前便多了一名防守隊員。卷毛小子右腳跨繞,在對方面前虛晃了兩下,似乎想麻痹對手。但是他卻沒注意后面來人,內德維德飛速從內側沖過來,右腳一捅的同時用身體一檔,立刻隔斷孫技海和皮球的連接。
捷克硬漢得球后沒做絲毫調整,直接一腳直塞,找到早就前插的波博斯基。
“這段時間捷克隊的攻勢猛啊!”
張鷺咂么嘴的空檔里,中國隊門前又是砰地一聲響。
歐楚良不敢硬接這個角度很正但是力量很足的射門,雙手把球托出了橫梁。
“慢一點,慢一點不會嗎?”
在把球擋出去后,歐楚良第一時間朝著邊路的孫技海大喊。
孫技海聳了聳肩。
他看上去聽到了歐楚良的大喊,但卻沒明白其中的含義。
足球場上瞬息萬變,歐楚良沒空和他解釋這么多。
見他又跑進幾步,歐楚良單手下壓,繼續大聲喊道:“別那么著急,咱們不急著進攻,不急,懂了嗎?”
這回孫技海像是聽明白了,他點點頭,沖歐楚良伸出一個大拇指。
波博斯基迅速開出個戰術角球,他和內德維德在邊路連續幾腳傳遞配合后,成功把球帶到了中路。
雖然場上少一人,但是身高馬大的東歐人單兵作戰能力極強。在1V1的盯防中,很少有中國隊員能占優。
于是乎,球場上經常能看到二防一,三防二的情景,看上去,中國隊似乎在利用人數上的優勢進行防守。
“中國隊太被動了。”看臺上,一名金發碧眼的老外評價道,“中國人并沒有認清楚他們的優勢和劣勢,只是一味的被動防守。”
即便是三四名決賽,還是吸引了不少歐洲球探來觀看比賽。
中國隊近來一直讓歐美強隊在他們手上吃癟,肯定是有什么“亮點”。
這足以讓那些球探們來中國隊淘金了。
這名歐洲球探話音剛落,波博斯基和庫卡來了次撞墻配合后,在剛過禁區線上的位置起腳射門。
這是一次不是機會的機會。
對球風細膩的南美球隊來說,這個位置得球后肯定還會再考慮一些的,無論是帶還是傳,近一些射門總是把握更大一些。
但是場上的形勢給予了這名長發飄飄的捷克人開火權,他和內德維德早就商量好,只要有信心把皮球打在門框范圍內,任何人都可以來那么一腳。
這會兒功夫,波博斯基已經貢獻出3腳射門了。無一例外,全都被歐楚良撲出。
這一次,當歐楚良抱球倒地時,他并沒有像之前一樣迅速爬起。趁著歐楚良利用自己特殊的位置“休息”的時間,雙方隊員也趁機喘一口氣。
戚誤生在場邊沖著隊員大喊,“拉邊!再拉,拉!”
這一次,歐楚良選擇把球踢給了吳成英。但吳成英得球后竟直接開了個大腳,而對方上搶人員還離他有三四米的距離。
他似乎也有些著急。
“太子踢那么快干啥!”場邊的李金禹也看出了端倪。
隊內除歐楚良以外,也就李金禹能和吳成英玩的開了。
球迷們喜歡管吳成英叫“三太子”,但這個外號除了李金禹之外,隊上沒人這么叫他。
果然,李金禹的判斷是正確的。在高風還在跑位的時候,拉塔爾就已經占據了更有利的位置。后者頭球一甩,趁高風還未跳到最高點前,輕松把球擺渡給內德維德。內德維德也沒有猶豫,抬眼立刻找到了波博斯基。后者送出一腳斜傳,正好把球塞到范大將軍和孫技海之間。
球塞得恰到好處,范大將軍不敢輕易上前,孫技海卻又未來得及回防。庫卡得球后穩了穩球,眼看內梅克卡著李鉄跑位接應,輕推一腳,把皮球踢到隊友面前。
李鉄的卡位十分成功,內梅克得球后射也不好射,傳也不好傳,帶也不好帶。
雖然突如入了禁區,但他基本告別不了被逼出底線的結果。
就在李鉄想進一步去卡對手的身位時,內梅克竟然后腳跟一磕,自己“帶”著李鉄直接跑出了底線。
“什么?”
李鉄直到和對方一起出了底線后才發現球沒有跟著出來,急忙回過頭,剛好看到波博斯基迎球推射,歐楚良瞬間倒地,用一次極限撲救在左立柱前把皮球檔了出去。
但此刻危機還沒有解除,毛一軍拼著身體失衡把球先一步解圍出禁區。讓人絕望的是,禁區外第一個觸球的,竟然還是捷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