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歐楚良又來到阿姆斯特丹競技體育場,觀看另外一場立于歐洲之巔的比賽。
這次歐冠的決賽,主角雙方來自意甲和西甲。
作為上古時期的歐冠王者,皇家馬德里已經32年沒觸碰到歐冠冠軍獎杯了。
而對于連續第三年打入歐冠決賽的尤文圖斯,他們前面才捧一次冠軍回家。
眾所周知,歐冠自誕生起的36個賽季里,都是完全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直到歐足聯在豪門的壓力下于1992年改制增加淘汰賽。
隨著足球產業的高速發展,“冠軍杯”變成了“冠軍聯賽”,并在90年代數次更改賽制。而具備劃時代意義的,就是今年這次改制了。
1995年12月,隨著博斯曼法案頒布,歐洲范圍內的球員流動加速,一流聯賽的頂級強隊獲得更多的資源,兩極分化逐漸成型。
為了適應這一潮流,歐足聯在1997年開始允許部分聯賽的亞軍球隊參加,五大聯賽分到了更多的蛋糕,比賽也變成了大國的角力。隨之而來的,就是歐冠的擴軍。
這賽季歐冠,正賽球隊由16支擴大到24支,預選賽也從一輪變成了兩輪。正賽則擴至六個小組,小組第一和成績較好的兩個小組第二進軍八強。
設置種子隊也很簡單,衛冕冠軍加上五大聯賽的冠軍就是種子隊。
足球是不斷發展的,正如社會資源不可能平均,屬于豪門的時代也注定到來。1995年的博斯曼法案是現代足球的分水嶺,歐冠的擴軍則加速了這個進程。
歐冠的擴軍是商業化的大勢所趨,大聯賽壟斷是歐冠的必然進程。
“想進入正賽變得簡單,但若想登頂,那基本是豪門的角逐了。”
歐楚良看著場下兩支球隊,突然明白過來拉伊奧拉對他說這番話的含義。
既然已經確定離開那不勒斯,那為什么不為自己找一個有實力登頂的豪門呢?
像現在,歐足聯排名前八聯賽的冠軍都獲得了歐冠準入資格,但亞軍(土超是冠亞軍)要從附加賽第二輪打起。
不過對于大聯賽球隊來說這并不是難題,他們全部過關,除了少數球隊遭遇抵抗,輕松晉級才是主流。
例如:加拉塔薩雷8比2橫掃瑞士冠軍錫昂,帕爾馬7比1羞辱波蘭冠軍羅茲,費耶諾德8比3擊潰芬蘭冠軍謝斯波利,勒沃庫森6比2碾壓格魯吉亞冠軍第比利斯迪納摩……
在歐冠正賽,這些成名已久的球隊面對歐冠新丁,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由于晉級條件苛刻,小球會在小組賽就更加難以生存,除了擁有舍甫琴科的巔峰基輔迪納摩力壓埃因霍溫、紐卡斯爾聯和巴薩獲得小組第一之外,其余八強席位均被五大聯賽球隊獲得。
最接近“逆襲”的是挪威球隊羅森博格,他們分別擊敗過皇馬、波爾圖和奧林匹亞科斯,卻只能因為屈居銀河戰艦之后而慘遭淘汰。
不過,基輔留下的印記足夠光輝,初出茅廬的烏克蘭核彈頭上半場就在諾坎普上演帽子戲法,一戰成名。
兩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名額,一個屬于意甲,一個屬于德甲。今年歐冠是歷史上第一次,德甲有三支球隊進入歐冠,他們是衛冕冠軍多特蒙德,德甲冠軍拜仁慕尼黑和德甲亞軍勒沃庫森。他們也足夠爭氣,紛紛跨越殘酷的小組賽進入八強。
在這個歐冠改革,足球也跟著更新換代的年代,四大聯賽誕生了多支足以撼動傳統豪門地位的經典球隊,在德國,扮演這個角色的是勒沃庫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