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基耶薩上場,德爾皮耶羅和因扎吉直接癱倒在椅子上。
因扎吉25歲,皮耶羅24歲,兩人都是第一次代表意大利征戰世界杯。
但此時此刻,他們都遠遠望著21歲的歐楚良。都希望能上場,為意大利進球。
在意甲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面對過歐楚良一次了,但他們均未把握住機會。等來到世界杯,望著那張“陌生又熟悉”的面龐,他們突然后悔了。
如果在聯賽中打入歐楚良一球,那么來到世界杯,老馬爾蒂尼這最后一個換人名額會不會給自己呢?
這一刻,因扎吉和皮耶羅兩人都陷入深深的懊惱中。
尤其是因扎吉,他覺得這場比賽有很多機會都被場上的隊友浪費掉了。
不是說巴喬和維埃里等進攻隊員能力不足,而是他覺得場上很多次二次搶點的球,他都有信心爭奪下來。
哪怕補到一個,此時的比分也不是0比0。
但在群星璀璨的意大利,無論是他因扎吉還是斑馬王子皮耶羅,都排在更為出名、更有能力的其它人之后。
實際上,雖然基耶薩作為一名進攻人員,被老馬爾蒂尼第三個派上場。但如果不是白頭翁拉瓦內利肺水腫的話,基耶薩也來不到法蘭西這片土地上。
在鋒線上老馬爾蒂尼棄用有些傷的佐拉與卡西拉齊,雖然可惜,但也想象得到。就像94年薩基就沒有選曼奇尼與維亞利一樣。
如果說更適合對付今天這樣的中國隊,高中鋒拉瓦內利最為合適。
他強大的沖擊力,飄忽的搶點,甚至還有一腳遠射能力。他的速度緩慢、身體笨拙的弱點在陣地戰中可以無限縮小,而他小范圍內飄忽的跑位和站樁式中鋒的特點,在應對中國隊這樣弱小、打防反的球隊來說,最適合不過了。
但是,老馬爾蒂尼的戰術要求就是速度,這一點和薩基一樣。
因為意大利一直把巴西、阿根廷、德國這樣的世界強隊當做對手,能在防守反擊中發揮出速度優勢的隊員,才是意大利的首選。
這樣一來,在面對中國隊這樣讓意大利不得不打陣地戰進攻的防守型球隊,老馬爾蒂尼就苦惱了。
思前想后,還是派更為全面,更成熟穩重的基耶薩來充當9號半的位置。
俱樂部中,自從基耶薩去了帕爾馬之后,他就被要求不能只是個鋒線快馬,要兼職9號半,甚至帕爾馬的定位球也有不少從迪諾巴喬腳上轉交給他開!
但實際上基耶薩在位置轉變上一直沒有轉變好,進球率下降,新位置發揮始終不如純粹前鋒角色時那么揮灑自如。
同時國家隊位置不穩,預選賽最后三場平局都用過他,可惜他表現不佳,讓他在教練心中形象不怎樣。
當然,其個人資質仍舊是入選資本,這也是老馬爾蒂尼把他派上來和巴喬以及維埃里打三叉戟的原因。
比賽已經進行到70多分鐘,意大利卻遲遲沒有打開局面。隨著時間的流逝,意大利隊員們開始有些窩火。
尤其是巴喬和維埃里兩人,他們已經在中國隊禁區線附近殺紅了眼。
突破未成功?反搶!
傳球被攔截?反搶!
射門被阻擋?反搶!
總之,意大利人在進攻未果的情況下立地展開反搶,搶下球來后繼續進行進攻。
這并不是老馬爾蒂尼要求的戰術,也不是前鋒隊員保護后場、防止中國隊防守反擊的方法。這更像是一場回歸野蠻的莽撞,利用強大的個人實力組成小圈子,對中國隊某一塊陣地進行狂風驟雨般的轟炸,令防守隊員疲于應付。
總的來說,就是意大利的首戰決不能這樣輕易放棄。
中國隊幾乎已經把全部能耐都使出來了,就擺在那里,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
就這么多能耐,就這么多實力,多了沒有,少也少不到哪去。
就像一張牛皮糖一樣黏在這里,看你能把我怎樣!
這樣一來,難堪的就是意大利人了。
上場第3分鐘,基耶薩就獲得了一次機會。
張摁華的解圍打在了祁弘身上發生邊線,竟然彈到了門前。
恰巧基耶薩就守在這個位置,他搶在迅猛鏟斷的范大將軍前伸腳一捅,皮球躲開歐楚良的指尖,擦著遠端立柱緩緩滾出了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