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他雖然是中國隊的前鋒,但實際上陣型已經被壓縮成5410,于跟尾站的是之前中前衛的位置。
球迷們滿腦子問號,我們難道還要守???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10人應戰的喀麥隆在中國隊構筑的長城下磕得人仰馬翻。就算不用歐楚良指揮,光是人數上的優勢,就足以讓喀麥隆的進攻無功而返。
而且于跟尾雖然在防守時站在中前衛的位置上,但但凡出現反擊機會,他都會不要命地朝前奔跑。
沒錯,就是那種不要命的跑!只要皮球還在界內,他都不會放棄。
尤其是在第78分鐘時,中國隊半解圍半長傳的皮球飛過半場,落在了喀麥隆防線的真空地帶。
才判斷出這球不一定會滾出界后,喀麥隆后衛小跑著跑向皮球落點。而此時,于跟尾甚至還未跑過中線。
但當喀麥隆后衛得球時,于跟尾已經跑到了他身后五米開外的地方。
按理說這個距離也十分安全,意識稍微好一點的后衛瞥一眼前方,肯定會找打一個過來接應又安全無比的傳球點。
但所有喀麥隆隊員都沒想到這么遠的距離于跟尾也會沖過來,所以在喀麥隆后衛得球后,第一時間并沒有隊友過來接應。
這也不怕,長傳也可以,畢竟兩人相距還遠。
可是喀麥隆后衛在掃了一眼前方后,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接應隊友。
此時于跟尾已經沖到了他身前三米左右的位置,甚至再沖一步,于跟尾就能把球鏟斷了。
喀麥隆后衛無奈,只得轉過身把球交給門將。
球剛出腳,身旁就刮過一陣疾風。
于跟尾再次不要命地沖向喀麥隆門將桑高,哪怕他離滾走的皮球原來越遠,而桑高也做好了充足的接球準備。
“拼命的中國人!”扎加洛嘆道。
“是拼命的中國教練!”穆里尼奧卻看出這身后的根源。
于跟尾傻嗎?
他不知道這么遠的距離奔跑只是徒勞嗎?
能入選國家隊,于跟尾比其他人球商更高。
他當然知道這么多幾乎就是徒勞,但他卻牢牢記住拉德換他上場的指示。
他的存在,就是來攪亂喀麥隆后防的!
無論這些次“進攻”有用沒用,能不能起到威脅對方球門的后果。于跟尾就是要用實際行動來傳達一個信號:只要有機會,我是不會放棄進攻的!
當喀麥隆隊員明白這一點后,十人應戰的他們也有些慌了。
于跟尾是剛剛換上場,體力充沛的很,就這樣跑到90分鐘結束都沒問題。
但問題是10人的喀麥隆禁不禁得起這樣的“折騰”。
他們全力進攻已經很吃力了,現在還要分出精力兼顧防守,簡直是要場上這些隊員的老命。
但不防又沒辦法,于跟尾的決心被全世界球迷看在眼里。哪怕喀麥隆門將把皮球長傳給中場的隊友,于跟尾在回防時依舊端著胳膊,沒有一絲一毫減速的意思。
看到這,就連王軍生都忍不住嘆道:“這個YOYO測試真是合適啊!場上這些隊員最不怕的就是折返跑了!”
比賽一分一秒的過去,當來到第82分鐘時,場邊的第四官員再次暫停比賽。
這一次,來自京城國安的謝風站在場邊,被替換下場的則是跑了大半場的馬鳴宇。
“中國隊進行了第三次的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