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遼寧東北虎從此以后,必定會如同它的新名字一樣,在甲A聯賽中勢如破竹,猶如一頭下山猛虎!”
無論打開收音機還是電視機,幾乎每個頻道都在報導這件事。
按理說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消息,但在遼足內部,卻引發了一場爭論。
以守門員劉劍圣為首的幾名隊員,包括曲圣青、魏大永、朱凱等人,都在議論關于遼寧隊新的薪資待遇問題。
“TMD,成績差欠點錢少點錢也就算了,成績好還給我們減工資?這TM上哪說理去?”守門員劉劍圣在隊內被稱為“老六”,一些遼足老將喜歡叫他“六子”,而現在遼足經過幾年甲B征程,大部分老將都已經轉投,剩下的都是青年軍,“六子”也自然變成了“六哥”。
“是啊,這整的什么玩意?!你說你搞個新名字我不反對,可因為這少了投資商,不能把錢從我們身上扣啊!”曲圣青也是一肚子不滿。他不明白,為什么去了趟國家隊參加了世界杯,回到俱樂部后反而待遇變差了。
自己在世界杯上也不是純替補,甚至還有首發的時候,遼足沒理由用球員的利益去貼補面子工程啊!
狹小的屋子里,煙霧彌漫。
球員們一根又一根抽著紅塔山,有的人是真想不明白,有的人卻是另有心思。
“隊長,你是隊上老人兒,這個時候你得站出來說個話啊!”
看著徐濟寧在角落里一言不發,劉劍圣再次攢合道。
徐濟寧是遼足最后一名見證十冠王的球員了,那個時候,徐濟寧還是一個替補小將,在場邊看著前輩們拼殺,然后臺下給人家遞水遞毛巾。經過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徐濟寧已經成為了遼足的隊長。他沒有離開并不是因為他實力不行沒俱樂部收留,而是他確實深愛著這支球隊,已經把根扎在了這里。
他曾暗暗發誓,一定要用自己僅剩的幾年職業生涯幫主遼足沖A。現如今,遼足在甲B的好成績,讓徐濟寧終于看到了希望。
可是如今聯賽才過了一半,俱樂部就搞出什么“限金政策”,這無疑在打擊隊員的積極性。
是,遼足在換了新東家后,之前的那些拖欠的工資和獎金都補上了。但那是我們應得的,我們沒管俱樂部要利息就不錯了。
現在突然降低獎金標準,這就導致隊員們收入縮水縮了一大部分,這樣下去誰還有心思踢球?不都琢磨著賽季末轉會走人?
作為遼足的老將,徐濟寧也知道遼足這幾年的境況,所以他還是能稍微站在俱樂部角度上考慮一些事的。
在這個節骨眼他想的并不是球隊是不是又要搞幺蛾子,是不是又要化身資本家剝削隊員,他考慮的是聯賽下半輪球隊還能不能保持住這樣的好成績。要知道不光是天津泰達緊追不舍,江蘇加佳還獲得了主場五連勝的開局。如果聯賽下半輪掉鏈子,遼足這一年的努力就又要打水漂了。
他今年已經28了,雖然是當打之年,但和隊上其它年輕隊員相比,徐濟寧已經算得上是老將了。在這個年代,不少隊員踢到30就退役,很少有踢到30以上的。一方面是身體問題,一方面是經歷過94改革的球員正在被時代所淘汰。
徐濟寧甚至在想,如果今年遼足沖A成功,他明年就把退役提上章程。現在俱樂部這么一搞,他想退役不知道還要等到何時。
念頭至此,徐濟寧覺得,還是先把隊友穩住再說。就算他們要走要鬧,先把下半個賽季堅持過去也不遲。并且今天在屋子里“起義”的這些隊員,也不完全都是為大家考慮,好幾個人私心還是很嚴重的。
“我覺得這個事兒吧,球隊做的是有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