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來到米蘭體育中心,霍克一眼就看到了遠遠正在練習的歐楚良。
球員訓練時通常不會允許外人觀看,但是綠色尼龍擋板上有很多人為的大窟窿,后面會站著記者和球迷進行窺視,并且隨時做好準備在保安前來的路上一溜煙地跑開。
這些記者和球迷們一樣,看到了比埃爾霍夫。他的跑動姿勢有些與眾不同,但他的掙頂和頭球能力堪稱世界級水平。
“噢!他的帶球真菜!”
“是啊,這么輕易就被斷掉!射門技術也不是很好!”
別看比埃爾霍夫是上賽季意甲金靴,但德國人屬于大器晚成,直到96年27歲的時候才被選入德國國家隊。
歐洲杯之后,比埃爾霍夫憑借他的頭球坐穩了德國首席中鋒的位置,在德國青黃不接的年代,比埃爾霍夫甚至成為了德國國家隊隊長。
作為德國隊的隊長,比埃爾霍夫留給球迷卻是“頭球實力爆表,腳下技術粗糙”的印象,這也是為什么比埃爾霍夫在名氣上和實用性上都比不過維埃里、羅納爾多和巴蒂斯圖塔等人的原因。
他的腳下活實在是太差了!
這樣的中鋒成就有限,能力也有限!
在見識過比埃爾霍夫的頭球后,球迷和記者又把目光轉向馬爾蒂尼。
這是米蘭的瑰寶,目前為止米蘭唯一拿得出手的國際巨星。
雖然維阿名氣實力不比馬爾蒂尼差,但是維阿無年齡已大,實力在走下坡路,并且漸漸淡出主力陣容。其余像阿爾貝蒂尼、萊昂納多、科斯塔庫塔、阿亞拉等人在名氣和實力上同馬爾蒂尼相比,差的是一個檔次!
這一次,面對博班的掃射,馬爾蒂尼右腳一伸,搶在門將之前將皮球擋出界外。
“哇哦!這球擋的漂亮!”
“是啊,如果不是馬隊及時伸腿,這百分之百是一個進球!”
馬爾蒂尼家族在米蘭經營了兩代人,哪怕米蘭連續兩個賽季都獲得如此邊緣的成績,但沒有一個人說馬爾蒂尼可能會離開米蘭!
通過兩代人的努力,“馬爾蒂尼”在某些方面上已經和米蘭對等。他們共同經歷過輝煌,現在,又在一起共渡難關。甚至在公開場合,馬爾蒂尼都會驕傲地對媒體說道:“等小馬爾蒂尼長大后,我依舊會讓他為米蘭效力!”
嘭!
球場上傳來的悶響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這是中場隊員易卜拉欣.巴的一記“不合格”的射門——他原本想抽一腳,但卻沒掌握好角度,皮球被踢出后,狠狠地砸在草皮上。
不過卻歪打正著,這種砸在門前六七米處又重新彈起來的皮球,對守門員來說幾乎是無法撲救的。因為門將需要在已經落地撲救的時候用背部發力,再次使自己向上彈起。這對很多門將來說,是一輩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但最后,歐楚良做到了。
人們看得一清二楚,他用的是另一種方式:在皮球彈起之前,歐楚良就牢牢地將皮球抱在懷里。
人們看到了他成功的撲救,但卻沒看到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只有霍克明白,歐楚良撲救前的站位是關鍵。
對大部分守門員來說,站在那個位置上撲出這樣的球并不困難,困難的是很少有守門員在撲救前選擇站在那里。
當再次躺在草皮上時,歐楚良也感到了內心的欣喜。這種感覺只有守門員才會有,這是一種在成功完成并沒有太多把握的撲救后才會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