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切羅尼對中國歐的信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米蘭體育報》
“圣西羅反敗為勝,米蘭仍不放棄意杯。”——《羅馬共和報》
“貝魯斯科尼難見的笑容。”——《體育日報》
意杯踢進32強后,意大利媒體終于把目光聚焦在米蘭的反敗為勝上。
比埃爾霍夫被媒體稱作“德式轟炸機”,維阿被譽為“老兵不死”,赫爾維格被稱為“邊路發動機”,歐楚良則是最后的“中國式長城”。
媒體按照每一名球員的特點做了次全新的報導,而球迷的關注點大多集中在比埃爾霍夫身上。
新賽季米蘭已經踢了4場比賽,除了第一場意大利杯以外,比埃爾霍夫剩下三場均有進球。3場比賽打入5球,德國人用如此高的進球效率向世人宣告,自己這賽季依舊有資格和能量沖擊意甲金靴,成為米蘭新一代的“領袖”。
赫爾維格在本場比賽的作用也很明顯,在右路不斷的馳騁讓他幫助米蘭打出一條通道的同時,還阻截了都靈人一條進攻路線。
尤其是最后絕殺都靈的一球,算得上對他全場比賽的積極奔跑最好的回報。
再然后,再然后就沒什么了。
歐楚良雖然第一次代表米蘭出戰,但全場比賽都靈并未給米蘭后防造成多大的威脅。
球迷們只看到歐楚良超前的防守站位以及和米蘭后衛之間的傳接配合,但比起前兩場羅西在門線上的精彩發揮,根本就“不值一提”。
如此一來,《米蘭體育報》在賽后給歐楚良打的評分并不高,只有6.3分。這個分數表明這個球員在比賽中并沒有犯什么錯誤,也沒有任何表現。
對此,歐楚良并沒有在意這些。
......
次日,米蘭體育中心。
“把腳弓側過來!切球!”
“沒錯,就像菜刀一樣往下切!”
“讓足球停在你腳下30公分以內!”
迫于扎切羅尼的要求,即使連守門員都必須練習腳下技術。
“歐,我覺得這很不公平!你首發之后球隊就3比0獲得了勝利,可那些媒體和記者們就像眼瞎了一樣,根本看不到你的功勞!”喬治在帶著球來到歐楚良身邊,替歐楚良打抱不平。
“這沒什么,我又不是踢給媒體看的。”歐楚良聳了聳肩。
“在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一個好的守門員理應如此,我寧愿每場比賽都像之前那樣,讓對手對球門構不成什么威脅,我也樂得清閑自在。”
“媒體和球迷們怎么說是他們的事,懂球的人能看出來我的能力就可以。”
“我可不像丹尼斯,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受不了。”
歐楚良口中的丹尼斯正是丹尼斯.博格坎普,當年他被拉伊奧拉搞到國米后明顯的水土不服。并且冰王子從來就不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很強的人,否則也不會到現在連飛機都害怕的不敢坐。
在國米的那兩年,博格坎普深受媒體的“毒害”。哪怕是頭型做了點小改變,他都不愿意聽到媒體報導這些事。
“可媒體看不到,教練也不應該看不到啊!”喬治還是不滿。
隊內消息,后天的聯賽扎切羅尼似乎還要繼續啟用羅西。歐楚良“帶”給米蘭的3比0就好像是曇花一現的表演賽,在賽后立刻被人忘掉。
這也就導致像喬治這樣的球員替歐楚良打抱不平。
“教練他看到了,只不過他不說而已。”
“對一個守門員來說,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
歐楚良用一種很玄的修辭方法繼續說道:“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說吧,不管一頭霧水的喬治,歐楚良和阿比亞蒂練習起了短距離一腳回傳球。
經過熱身賽的“折磨”,阿比亞蒂每天幾乎把自己“包裹”起來。除了訓練,似乎沒有什么能打動他。
每天就是宿舍,訓練場和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雖然基本功蹭蹭蹭猛漲,但阿比亞蒂從不和其他人輕易交流,這讓霍克依舊不敢把他推薦給扎切羅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