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德比,又或者稱“圣母德比”,德比的兩個主角是來自意大利米蘭城的兩家足球俱樂部。
這兩家足球俱樂部一個叫“AssociazioneCalcioMin”,一個叫“InterMin”。
根據國內的翻譯習慣,通常將前一個米蘭翻譯成“AC米蘭”。這其實沒什么不妥,相比翻譯成“米蘭聯隊”,后者更容易出戲。另一個“國際米蘭”就很好解釋了,他們從米蘭分裂出去建立新隊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支可以容納百川,一個屬于全“INTER”的足球隊。
所以一直以來,AC米蘭的球迷一直在強調自己是唯一的米蘭,而國米的球迷則覺得自己不應該僅限于一個小小的城市,又或者一個踏入地中海的國家。
在兩隊的歷史上,都曾有令其他俱樂部極其眼紅、卻又永遠達不到的成就。
AC米蘭獲得過意甲冠軍、意大利杯冠軍、意大利超級杯冠軍、歐冠冠軍、歐洲優勝者杯冠軍、歐洲超級杯冠軍和豐田杯(洲際杯)冠軍;國際米蘭獲得過意甲冠軍、意大利杯冠軍、意大利超級杯冠軍、歐冠冠軍、歐洲聯盟杯冠軍和豐田杯(洲際杯)冠軍,在榮譽的數目上雖然米蘭略勝一籌,但實際也是互不相讓。
明年就是米蘭建隊一百周年,在這九十九年中,兩隊都有輝煌的時刻,在輝煌的時刻也都是打遍歐洲無敵手。
無論是米蘭三劍客時代,卡佩羅時代,還是國米的梅阿查時代,大國米時代,兩支來自同一座城市的不同米蘭向全世界展現出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竟可以培養出兩支風格完全不同,信仰完全不同卻同樣可以冠絕歐洲的足球隊。
在國際上兩支球隊爭芳斗艷,在國內更是催生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米蘭城德比!
事實上在意大利,至少有六個城市存在德比大戰。而只有米蘭德比,成為了全世界最聞名的德比,沒有之一!
與羅馬德比,格拉斯哥德比或者馬德里德比不同的是,米蘭德比更像是一場家族內部的拔河比賽。它是一場榮譽之爭,而不是一場內戰!米蘭德比背后的球迷支持兩隊的原因不存在鄭智問題、社會問題或者某些宗教上的分裂。
米蘭德比,僅代表榮譽!
1945年老莫拉蒂接手國米,為藍黑軍團打造出無與倫比的大國米時代。五十年后,莫拉蒂三子石油大王馬西莫.莫拉蒂接手了國米,而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重振父輩時代的榮光。
自接手國米之后,急于求成的莫拉蒂得到了特隆凱蒂的支持,開始斥資在轉會市場上購買球星,打造一支擁有豪華球星的俱樂部。
羅納爾多就是被他天價購入,這樣的政策也讓莫拉蒂在上賽季吃到了點“甜頭”。聯盟杯的冠軍讓莫拉蒂信心倍增,他這賽季買來曾在米蘭效力過的巴喬,目的就是借此沖擊意甲聯賽冠軍。想想看吧,如果能在米蘭的百年慶典上由國米奪得冠軍,球迷們會說哪一家米蘭才是米蘭人最正宗的米蘭?
國米的巨額投入的確打造出令球迷眼花繚亂的夢幻組合,甚至一度踢出了近乎美妙的藝術足球。其技術型的唯美球風吸引著全世界球迷的眼球,甚至在歐洲足壇上樹立了一幅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生動形象。
但國米的問題也不少:外籍兵團過多,本土球員力量偏弱,讓國米總是缺乏戰斗精神和穩定性,在關鍵時刻總喜歡掉鏈子。而這,也漸漸成為國際米蘭身上的“毒瘤”。好比上賽季國米和尤文最后的爭冠,哪怕歐楚良所在的那不勒斯在最后時刻給予尤文致命一擊,國米上下卻還是沒有抓住這個天賜良機,以至于把冠軍拱手想讓。要知道在聯賽上半輪,尤文還被國米落得好遠呢!
相反在貝魯斯科尼接手米蘭的時候,米蘭正經歷嚴重的危機。不但球隊徘徊在降級邊緣,俱樂部也瀕臨破產。
貝魯斯科尼正是在這個時候“趁虛而入”,買下米蘭大部分股份。
而這之后的米蘭三劍客和卡佩羅王朝,也證明了貝魯斯科尼的經營能力。
但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在米蘭“打遍天下無敵手”后,哪怕是卡佩羅重掌米蘭,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改變球隊。這兩個賽季,米蘭表現得根本不像是一個可以在歐洲賽場上馳騁的豪強。
不過米蘭球迷們對球隊很有信心,他們認為球隊很快就能重振雄風,叱咤風云。這信心來源于米蘭的傳承:不同于這兩年買這買那的國米,米蘭在“精神領袖”上一直不存在問題。
一直以來,在意大利豪門隊伍中,核心人物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頗具領袖氣質的人物都是本土球員,他們在球隊中飽經滄桑,經歷過輝煌和榮耀,也共度過困難和低谷。在關鍵時刻,能夠站出來起到穩定軍心的重要作用。
國米的“球星戰術”導致球隊并不存在這樣的領袖,而米蘭只要馬爾蒂尼還站在球場,就沒人相信米蘭會輕易接受失敗!
球迷方面,在意大利官方統計中,國米的球迷支持率比米蘭多3%。但是考慮到全世界球迷,并且把亞洲的中國球迷也算進來的話,國米球迷可不敢再說自己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