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遼足來說,他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懂當地的規矩,有大概率看走眼被坑。這個時候找一個熟悉這里并且值得信任的老鄉幫忙掌掌眼,是一個基本操作。
來遼足試訓的都是買進的貨,這事兒就連王紅李和張飲都不敢輕易拍板。
“就昨天進球的那個。”馬西園脫口說道,然后從包里拿出來一張A4紙,是那個球員自己填寫的申請表。
“昨天那個?”歐楚良咂么咂么嘴,開始在腦子里回憶起來。
Cisco羅馬只是一支建隊三十多年的小俱樂部,目前征戰于意丙。有傳言說它這賽季的目標是升乙,但話說回來,哪家球隊不想升級?
遼足如今展露出來的實力已經和一支意乙中上游球隊差不多,所以哪怕大部分意大利人不愿意去中國踢球,但一些想到自己職業生涯、喜歡考慮長遠的球員也會開始認真思考,加盟這樣一支球隊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遼足已經把勢造出來了,有錢,有實力,有球員,也有好教練。再加上《體育戰報》描述的中國足球環境,讓這些意大利球員蠢蠢欲動。既然甲A和比甲、土超水平等差不多,那么為什么不去東方淘金,領略一下東方特色呢?
在中國踢個兩三年,展現自己后再回來,就像那些涌入中國的南斯拉夫教練一樣,有何不可?
更何況對一些濫竽充數的家伙來說,他們連踢了半年后暴露被遼足開除都不怕。直接在當地找個外語培訓機構當外教,也同樣可以賺個缽滿盆滿。
但濫竽充數的家伙張飲和王紅李兩人能看出來,今兒個被擺在歐楚良眼前的,卻是兩人看不準的家伙。
“1977年5月2歲?”
和自己同歲,就比自己小二十多天,從年齡看上去還很年輕,還有一定的可塑性。這樣的球員可以直接用,但除非意外,否則成長空間基本早已經被限制在一個高度。
“身高193CM,體重85KG,位置前鋒...”
大塊頭?塔式中鋒?不說別的,光是這兩樣數據在國內肯定受歡迎。想想看,一個球隊有一個看上去就很猛的大塊頭,還沒打氣勢就先起來了。
“94年開始踢職業聯賽,效力過...意丙、乙挺多的還!”
那些丙級球隊的名字就連歐楚良也認不全,只能從后面的等級做一個簡單的判斷。94年開始踢球,到現在5年效力過4個俱樂部,轉會頻繁。是實力不濟?還是小廟容不下大佛?既然已經效力過意乙,但在轉會后沒有去意甲而是又回到意丙,看樣子應該屬于前者。
“這賽季已經在意丙打入8球...”
現在聯賽基本過半,對一個前鋒來說這個進球數已經算得上合格,甚至是優秀了。就是不知道他是只有這賽季“運氣好”,還是每個賽季都這樣“突出”。
求職表上簡單的數據讓歐楚良分析不出來太多,他只能絞盡腦汁回憶昨天的比賽。
Cisco羅馬開場前打的很主動,但失去主動權也來的很快,基本上還不到半個點。整場比賽遼足獲得破門機會很多,但因為個人原因,也只把握住四個。
總的來說,Cisco羅馬雖然有實力沖乙,但是在防守端做的并不是很好。
相反,他們隊上有一個身披11號的大塊頭,屢屢給遼足禁區造成麻煩。如果不是哈吉經驗豐富的話,說不定開場就讓人家打進一個。
那個11號大塊頭就是這個人嗎?
看到馬西園肯定的眼神,歐楚良又掃了一眼名字:盧卡.托尼,出生于佛羅倫薩。
歐楚良思忖了幾分鐘,他想起了之前在海埂春訓時的經歷。
在海埂大門后的大路上,總會出現一個掛著經紀人名頭、穿的人模狗樣的家伙坐在手扶拖拉機的副駕駛,身后的車斗里裝著混裝的老外,有黑的,白的,棕的,紅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