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鉄被死對頭國米買走了的話...
扎切羅尼掐著腰,開始假想李鉄為國米中場效力的情景。
半晌,扎切羅尼搖了搖頭,他也不想再面對一個戴維斯!
此時雙方隊員已經交換場地,比分是1比0,綠隊暫時領先。
由于替補隊員眾多,所以中場休息就是簡單地換了一批人,然后稍微補充了一下水分,就直接交換場地繼續比賽。
李鉄作為綠隊少有的沒被換下場的球員,繼續在球場上奔跑著。
就連當主裁判的馬爾蒂尼也不得不承認,這家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露出一絲疲態。
“不愧是歐相中的人,果然有兩把刷子!”
比賽踢了一個小時,除了博班、歐楚良兩個領銜球員以外,就只有李鉄沒被輪換過了。
雖然他身上既沒有進球也沒有助攻等數據,但是他的表現卻有目共睹。
大范圍的跑動,出色的搶斷和攔截能力,選位也竟讓讓對方進攻隊員頭痛。
最重要的是,就連那些被替換下場的隊員也毫無怨言,因為李鉄的步伐從沒有慌過,鼻息也沒有亂過!
到最后,就連扎切羅尼也好奇起來,這個家伙到底能以這樣的速度跑多久。
“果然很能跑啊!”在看到又一次從己方半場快速助攻到對方半場,扎切羅尼終于輕嘆一聲,“在體能上,這家伙不比埃德加差,甚至還略勝一籌!如果他的組織和進攻能力再強一些的話,那還買什么基恩,買什么馬克萊萊,直接買他就行了啊!”
正如扎切羅尼所說,李鉄沖到前場后,搶斷、攔截、卡位等長處沒有絲毫用武之地。他能做到的,就是不停地跑位、拉扯、當隊友的接應點。
皮球在他腳下幾乎沒有待過兩秒以上的時間,大多數時候李鉄都是一腳傳球,和隊友做二過一的配合。正因如此,他“看到”的就只有眼前的這幾步,根本看不到遠方跑出空擋,尋求接應的隊友,這也是扎切羅尼對他不滿的地方。
“他為什么不長傳?”扎切羅尼嘀咕了一句。
隨后又自問自答道,“他不是沒看見,而是根本傳不到吧!”
扎切羅尼說的沒錯,李鉄不是沒看見,而是看見后也不敢傳,生怕“違背”歐楚良的囑托。
把球回敲給隊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比賽已經來到尾聲,場上比分是3比1。有歐楚良守門,哪怕博班組織能力再好,球員能把握住機會的次數還是不多。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比賽要這樣結束的時候,面對紅隊后衛傳出的一個二分之一球,李鉄毫不顧忌地沖了上去。
球場上傳出二分之一球就代表著失誤,本來是一次機會不錯的邊路進攻,隊友卻偏偏傳球過大。
看著迎面沖過來的一張兇神惡煞的臉,紅隊邊鋒無奈加速,希望能先一步碰到皮球。
但是一個傳球既然被認定為二分之一球,那就說明搶球的雙方都有可能先碰到球。而這時候先碰還是后碰,實際上沒多大差別。
腳快的球星會占據一些優勢,也會選擇用挑球的方式過掉對方;稍差一些的球員會冒險扣球,賭幾率避開對方同樣伸出來的腿;再次一點的球員就像場上這樣,大開大闔地沖向皮球,頗有一種誰先碰到就勝利的感覺。
但足球場上一環扣著一環,除了進球和犯規,誰都不敢說完成某項指標就算勝利。
在李鉄“大無畏”地擺腿下,雙方隊員幾乎同時觸到了皮球。
轟地一聲,皮球朝上彈出了二三十公分,而那個和李鐵對腳的隊員迅速倒地,哀鳴不已。但即便如此,他也沒忘記給李鐵添加麻煩。
本來先是一個對腳,小腿發麻讓李鉄有些趔趄;隨后對方倒地伸腿一絆,眼看著就要失去重心。
可是皮球近在眼前,李鉄單純的腦子沒有多想,下意識再次朝前邁了一步,跌跌撞撞地將皮球從邊線上踩停在腳下。
說時遲,那時快。
瞅準機會的博班立刻沖上來,伸腳去夠李鉄腳下的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