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鐵子去干什么了?”
“歐哥~~~o(╥﹏╥)o”
在聽說李鉄去米蘭辦公樓簽約后,商議看向歐楚良的眼神都變了。
“歐哥,你看鐵子~~~”
“小議,你再等等,鐵子最難搞。他要是成了,你也就快了。”歐楚良安慰道。
“不行,那也不行,那也不行!”商議恨恨地跺著腳,一臉的幽怨。
看商議耍賴,歐楚良也沒什么好方法,或者說他也沒GET到商議難過的點。
商議是因為李鉄都要簽約了自己還沒簽難過嗎?
當然不是!
商議是在惱怒自己為什么不是繼歐楚良之后第二個和米蘭簽約的中國球員。
排名先后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挨著歐楚良!
這會兒消息也都傳開了,李金禹,張玉獰等人也都湊了過來,一臉的羨慕。
“嘖嘖嘖,鐵子這人真是傻人有傻福,沒想到真被米蘭看上了!”
“是啊,我以為米蘭就是給個面子做個樣子,誰知道還真打算把他買下來。”
“還得說歐哥面子大!要不是歐哥在米蘭表現得那么好,人家米蘭也不會繼續對咱中國球員動心啊!”
“這下好了,歐哥在米蘭也有個伴了。兩人在米蘭要都踢出來的話,咱們中國也有拿得出手的球星了!”
隊員們七嘴八舌,從小時候張飲大院一直聊到健力寶,再聊到四小天鵝回國勤王的這段經歷,眾人也都一臉的唏噓。
說起來這些球員也真夠拼的。
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從記事起就與足球結緣。
長大后選擇了職業足球這條道路,然后還不能在國內安心發展,必須出國打拼。
作為國腳留洋的急先鋒,這些人肩頭背負的重任可想而知。
無論是已經和拉科魯尼亞簽約、并且租借回遼足一年張玉獰,還是已經同波爾圖簽約,不日就要起程的李偉峰,這些球員出國打拼為的都不是自己,也代表著中國足球的形象。
在陌生的球隊陌生的環境中,這些球員孤身一人,能靠的就只有自己。
他們不但要把球踢好,還要在各自的聯賽、國家把中國品牌的知名度打響,真正的做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這其中辛苦,也只有自己知。
除了李偉峰和張玉獰已經搞定之外,遼足也在積極的和埃因霍溫聯系,爭取把鄭志搞到荷甲。哪怕在埃因霍溫坐上一年冷板凳,也比在國內打替補強。
遼足新賽季的計劃也很簡單,那就是延續352的陣型打三后衛。
和其他甲A球隊不同的是,其他球隊都是買前鋒補充陣容增加攻擊力;而遼足卻把三個后衛的名額拿出來全都交給外援,鋒線上用自家俱樂部的好手。
誰都知道,足球場上前鋒比后衛值錢的多,遼足本就有人可用,自然要先培養進攻人員。
所以像李偉峰、鄭志、肖站波、曲東這些后衛出身就是遼足重點出售對象,并且一定程度上不接受往回租借一年。而像王靚、王欣欣這樣可中后的隊員,一致把他們往中衛方向培養發展。
如此一來,新賽季的遼足必定是以進攻為主,用一粒粒進球像全國球迷展現出自己的風采。
“你們也別羨慕,俱樂部畢竟還要維持,今年是升A的第一年,非常關鍵。”
“遼足在甲B蟄伏了三年,需要你們用精彩的表現讓全國球迷都重新認識一下我們的球隊。”
“甲A踢好了,名氣提上去了,還怕沒人要,俱樂部不放人么?”
“和你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俱樂部巴不得把你們全都賣出去。這個送到西甲,那個送到英超,讓咱們中國球員遍地開花。”
“但想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胖子不是一口氣吃出來的,咱們這么著急輸出,人家也未必看得上。再加上如果沒有像遼足這樣一支甲A球隊作為堅強后盾,誰還會買賬?或者說出去發展不順后,你們想回來,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聽到歐楚良耐心的解釋,其它遼足隊員也都靜下來,默默地聽著。
作為中國留洋第一人,歐楚良的話和經驗都極其寶貴,甚至像鄭志、徐靚等人奉為銘訓,恨不得每天朗讀一遍。
“只有等咱們真正的強大了,別人才會尊重你,把你放在同樣的等級上來看。”
“而不是覺得你就是一個走家串戶的推銷員,打心眼兒里看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