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戰報》在這場比賽中給球員評了分——李鐵7.5,巴蒂7.0,歐楚良7.0。哪怕李鉄是下半場才出場,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全場比賽的焦點。
不少媒體都發聲稱:“中國隊已經崛起三年了,卻只有AC米蘭在東方淘到了金子...”
在亞洲,《朝鮮日報》也點評了這個這場火星撞地球般的意甲聯賽。
“每個周末,我們總是能在意甲看到中國歐的精彩發揮,每個周末我們總是在談論同一個中國球員。而我們卻忘了,車范根同志已經退役十年了,我們卻依舊停留在回憶他的時光中。”
“現如今,又有一名中國球員登上了世界報紙的頭條,他們已經有兩個球員如此閃耀了!”
“這是韓國足球的缺失,是大喊名族的落后!”
“雖然我們在登喜路杯的賽場上兩次戰勝中國隊,但是他們的主力球員卻在留洋歐洲!”
“而我們,卻連一個隊員都沒有!”
“等到奧運預選賽來臨時,我們要拿什么和那些來自歐洲的球星對決?”
韓國媒體也按奈不住了,他們想要自己欺騙自己,可歐楚良和李鐵的精彩發揮卻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他們脆弱的自尊心。
或許只有歐楚良和李鐵的基因里包含一些辣白菜,才能讓他們這種嫉妒心好受一些吧!
日本的《朝日新聞》依舊一個勁兒地猛吹。
吹歐楚良的靈敏,吹李鉄的神勇。
甚至把兩人描述成兩個來自東方的天神,君臨米蘭,以2敵11!
在贊揚李鐵和歐楚良的同時,《朝日新聞》還在鼓勵著中田英壽繼續努力,不要落人一步!
事實中田在佩魯賈的表現已經算得上驚艷的了,他已經代表佩魯賈打入8粒進球!不止弗格森親臨現場考察他,巴薩、國米也都在暗自對他拋出橄欖枝。
但現在,大部分亞洲人都只記住了兩個字:“歐”,還有“李”。
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在發布會上也高聲為李鉄和中國足球拉票:“毫無疑問,中國在足球上已經走到了亞洲前列!”
“全亞洲的國家都在關注中國球員在歐洲賽場上的表現,而那些俱樂部也在透過中國球員看向整個亞洲。”
“可以說,那些旅歐的中國球員就代表著亞洲球員的臉面,他們的一舉一動,也在牽扯著亞洲足球人的心!”
當然,維拉潘代表東亞猛吹中國球員,西亞媒體也在一個勁兒地猛吹阿里代伊和馬達維基亞。
但是遺憾的是,中國隊這幾年雖然還有些“恐韓”,但卻已經摘掉了“恐伊”的帽子。
李鉄的一波發揮,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留洋海外的中國球員身上。
英甲的范大將軍,英超的孫技海,葡超的李偉峰,荷甲的鄭志,意甲的歐楚良、李鉄,德甲的楊辰,還有剛剛出場一次的商議以及前往曼海姆林場的周寧,以及健力寶的張燃等人。
《世界體育報》在觀察過這些球員的特點后做了一個統一的總結,并且贏得了全世界球迷的認同。
“縱觀這些來自亞洲的中國球員,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并不是佼佼者,這受限于他們從小受到的足球教育以及足球天賦,還有他們的生長環境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在各自球隊中逐漸踢出了名堂,還有一些球員已經在AC米蘭這樣的豪門坐穩的首發主力的位置。”
“他們之所以能獲得這一切,在剛剛經過的一場意甲的榜首大戰中或許可以找到一點啟示。”
“那就是拼命!”
“中國球員,是這個世界上最拼命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