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怎么沒有人?難道抽簽儀式結束了?”
看著空蕩蕩的大廳,王智旻逮住一個中方乒乓球教練員問道。
“不行,這邊抽簽儀式根本沒辦法舉行,國際乒聯已經打電話說改地方,延期...”
“那咱們的官員來了嗎?組委會的在不在?”
在那名乒乓球教練的引導下,王智旻終于找到了“組織”,完成了采訪。
半夜,王智旻反復地撥鍵,掛機,在連續撥了三十多分鐘后,終于聯系上了體育編輯部。
“王記者,您那邊沒事吧?你那邊現在還在炸嗎?我是體育部的趙鵬,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是關于世乒賽的稿子...”
“趙編輯,我這邊根本沒有時間成稿,撥通電話的機會也很珍貴。不如這樣,你有什么想問的問我,我來口述。”
和平時期,人們很難感受到電話里吵吵鬧鬧、令人討厭的東西的可親之處。但現在,聽到電話那頭編輯部的嘈雜,王智旻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心安。
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倍感珍惜!
次日清晨,《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啊,朋友,再見”的文章。
文章聲淚俱下地描寫了南斯拉夫普通民眾的慘境,對戰爭中遭遇迫害的人民表達同情和慰問,支持南斯拉夫立場。在嚴厲聲討北約各國野蠻行為的同時,號召在南斯拉夫的所有國人迅速前往機場,統一安排回國。
外交部發言人也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中國的態度和立場,并且宣布會在短時間內組建救援隊前往貝爾格萊德進行救援。
此文一出,那些在中國踢球和執教的南斯拉夫籍球員和教練無不失聲痛哭。
從北約轟炸南聯盟以來,中國是第一個官方宣布支持南斯拉夫的國家,同時也是第一個對南斯拉夫伸出援手的國家。
人民日報和外交部發言后的第二天,貝魯斯科尼雙手交叉,一臉嚴肅地看著眼前面如止水的歐楚良。在歐楚良身后,還站著一臉不忿的商議和炯炯有神的李鉄。
“歐,你不能這樣做,這件事和你無關,也和你的國家無關...我希望你保持安靜。”
“貝魯斯科尼先生,在和平年代,足球的確無關鄭智。”歐楚良不卑不亢地說道:“因為足球就是和平年代的戰爭!”
“現在戰爭來了,中國人民會永遠站在盟友的這一邊!”
“這一點,我責無旁貸!”
“歐,那你可知道你所做這一切的后果么?”貝魯斯科尼終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主席先生,中國人民從不懼怕威脅!”歐楚良朝前一步,迎著貝魯斯科尼的目光繼續說道,“我相信主席先生也是一位和平人士,在這種時刻,您應該站出來,發揚自身的社會責任,讓意大利不要一錯再錯。”
“再不濟,至少也得像拉齊奧老板那樣,對球員的所作所為表示支持和贊揚,不是么?”
聽到這,貝魯斯科尼面沉似水:“歐,你會為你今天這番話后悔的。”
“主席先生,我即便不在米蘭踢球獲得成長,意大利也踢不過中國隊不是么?”歐楚良說完,微微一笑,“我聽說莫拉蒂先生非常支米哈他們的行動呢!他是一位有擔當的企業家,也很有錢。”
說完,歐楚良對沉默不語的貝魯斯科尼欠了欠身,帶著李鉄和商議走出了米蘭主席辦公室。留下一臉陰沉的貝魯斯科尼,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