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的一年多條件也不是很好,健力寶一期的訓練水平基本就是巴西草根最真實的寫照。
而歐楚良幸運就幸運在他提前參加了不少國際大賽,在這方面積攢了比同齡門將更豐富的經驗。
尤其是98年世界杯,那四場比賽對歐楚良的職業生涯來說絕對是一個次升華。
從那之后,無論他的技術,穩定,眼界等等,都已經堪稱世界一流。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的守門員將經驗積攢到那一步,剩下的就鞏固所學就可以,一輩子憑這些經驗都不用再發愁了。
所以從世界杯回來之后,有些陷入“瓶頸”的歐楚良經常在思考如何突破,如何還能更進一步。
人的反應是是有極限的,彈跳也是如此。
在經歷過世界杯后,歐楚良也算見識了這個星球上最激烈,最宏大,關注度最高的杯賽。有了世界杯的經驗,哪怕歐洲三大杯賽在歐楚良眼中都不夠看。哪怕他現在站在歐冠決賽的賽場,也不會因此緊張,從而導致發揮失調。
這是眼界問題,歐楚良也已經做到了世界頂尖。
一個守門員要達到這樣的高度,往往還要經歷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
這也是歐楚良在面對布馮、卡西利亞斯這些守門員時自感優越的根本所在。別看布馮在意甲踢了那么多年,又參加了不少次歐戰。意大利國家隊可從未讓他首發,他也從未代表意大利國家隊踢過一場比賽。
而帕柳卡,佩魯濟等人雖然經驗和眼界上都不比歐楚良差,但他們的年齡卻太大了。他們不會再去想如何創新,只會想如何保住晚節,去哪找一個好球隊退役等瑣事。
在擁有老將的眼界和年輕人的身體后,歐楚良時常思考,在現在足球高速發展的今天,難道守門員也會一輩子站在禁區里嗎?
扎切羅尼的戰術理念已經和后世的TIKI-TAKA比較像了,他主張守門員要站的靠外一些,并且把這個距離定在了小禁區線外一步的地方。
這也引發了歐楚良的思考。
將來的守門員會不會走出禁區?
足球場那么大,球隊進攻的時候后場基本空無一人,守門員這個時候還站在禁區里合理嗎?
又正好趕上米蘭這個賽季替補席上“無將可用”,扎切羅尼又比較有話語權,一系列巧合之下,歐楚良可以市場跑出禁區,參與一些不太重要的前后場遠距離任意球,并且有權利直接將球吊入禁區。
這對守門員這個位置來說,本身就是一項進步。
可能此刻的歐楚良、扎切羅尼還有米蘭的球員、球迷們都沒注意到這意味著什么;但十幾年后,當后人們在總結門將發展歷程時,都會把今天歐楚良主動走出禁區當成一個時代的標志。
“歐哥,歐哥,你還好嗎?”看到歐楚良沉默不語,又看了看扎切羅尼似乎要布置下半場戰術,商議在底下悄悄推了推歐楚良。
歐楚良一抖,從思緒中清醒過來。
剛剛他腦海中一直在回憶巴拉圭門將奇拉維特和巴西門將塞尼的進球錄像。
雖然錄像帶中的任意球全部都踢進,但歐楚良知道,在這之前他們肯定踢丟了很多個球,才能換來這一粒進球。
但即便如此,兩人也比其他人更擅長定位球破門。
“將來的守門員,難道也要多一項任意球攻門的技術?”歐楚良自嘲了一聲。
扎切羅尼已經開始在前面布置下半場的戰術,貝隆下場,主場作戰,米蘭再不贏實在是對不起球迷。
從聯賽積分的角度上來說,無論是帕爾馬還是米蘭都不會接受一場平局。
平局意味著兩隊基本提前告別了多冠軍的爭奪,所以下半場肯定會有一番你爭我奪。
如何守好對方的進攻,又如何在對方的反擊下站穩腳跟尋求簡單快捷有效的防反,埃里克森和扎切羅尼充分地利用這15分鐘,進行填鴨式的教學。
“...歐的站位可以再靠前一些,這樣一來,我們就能造成中場人數多過對方的情況,解放更多進攻能力的同時,還可以進行高位逼搶。”
說到這,扎切羅尼看了一眼下方的球員,沉吟了一下后說道:“馬西莫,下半場你休息一下。商,你替補上場。”
“沒問題!”商議激動得一下子從凳子上站起來,大聲應道。
剛剛想好怎么假摔的安布羅西尼長嘆一口氣,臉上寫滿了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