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海虹口體育場。
球場內座無虛席,甚至在過道上都站滿了觀眾。全場球迷高舉著“中國必勝”的字樣,現場呼聲震天。
“球迷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現場記者段圈!我身后的就是虹口體育場正門,我們可以聽到現在體育場內人聲鼎沸。現在,我和攝影師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亞洲九區強賽的第二輪,韓國隊做客上海。由于在首場比賽國奧隊在客場因為一粒值得商榷的進球0比1告負,所以這場比賽至關重要。下面,我們來采訪一下現場的球迷。”
“您好,我是央視電視臺的記者,請問您對這場中韓之戰有什么看法呢?”
“你是央視電視臺的?還有沒有票?我沒買到票,進不去了!”戴眼鏡的中年男子擦了擦他那張胖乎乎的臉,手背上留下一滴滴肥油。
“呃,不好意思,我們是記者,不是黃牛。小張,這段掐了別播!”
“你好,我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請問先生您對這場比賽有什么看法呢?”
“中國必勝!打倒棒子,打倒棒子!!!”涂得滿身都是紅旗的熱情球迷一把抓過麥克風,對著攝像機不住的吼道。
“呃,看來球迷們都很熱情...小張,這段也掐了!”
賽前的新聞發布會上,一向閉口不答的許丁茂終于張開了口。
“...至于壓力,我沒有什么壓力。我相信自己球隊的實力。另外,作為一名教練也是有輸有贏。干好了就繼續干,干不好就下臺嘛!”
盡管許丁茂口口聲聲說沒有壓力、很輕松。但透過他的話,讓人總感覺到他似乎有些底氣不足。
也許是中國媒體嚷嚷著結束“恐韓”的口號讓他有些不安,也許是歐楚良的歸隊讓原本的勝券在握變得不再那么踏實。
望著許丁茂那張皮笑肉不笑的臉,不少中國記者都攥緊了拳頭。
國奧,你們得加把勁兒啊!
......
球員通道中,歐楚良站在頭牌頭列,昂首挺胸。
一旁的南朝鮮隊員不斷地在身后打量著他,他們都清楚,車范根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的亞洲一哥,就是面前這個和他們差不多大的中國青年。
“歐,你好,我是申秉浩,希望今天會有一場精彩的比賽。”
有資格主動握手的,也只是南朝鮮隊長一人了。
“你好,你的希望自然也是我期待的。”
聽到歐楚良干凈利落的韓語,申秉浩一愣,隨即打心眼兒里佩服起歐楚良。
簡單的握手之后,雙方再沒有過多的交流。
通過昏暗的球員通道,眼前頓時被一片光明籠罩。
“歐楚良!歐楚良!歐楚良!!!”
字正腔圓的漢語,熟悉的呼叫聲。
沒有老外們張著嘴一連串的“噢噢噢”,聽到自己的全名,歐楚良感到無比的親切。
看臺上最靠前的位置上,站了一排光著膀子的五個中年人。
五個發福的啤酒肚上各寫下了一個字。連起來就是“挺進悉尼。”
最后一個人在肚臍處畫了一個大大的句號,甚是滑稽。
可看到這一幕后,沒有人想笑。
當愛國情懷和對足球的熱愛相融后鉆入到球迷的骨髓里,變化做看臺上這神情地期盼。
“東北球迷協會”、“山東球迷協會”、“陜西球迷協會”、“四川球迷協會”...
望著看臺上一撮又一撮的可愛球迷,主席臺上的王軍生也不禁感慨:“足球在國內能有這么大的發展,全靠這些熱情的球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