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轉頭,看到駱幸川還在那兒笑。她有些氣惱,以為駱幸川是笑話自己,她問他,“你笑的這么開心,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
對上她的眼睛,駱幸川臉上的笑意更濃,“我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我覺得你的想法就很好,田老師和硯南已經就老師和學生的角度各自發表了觀點,執行起來可能是有點難度,不過也是可以解決的。”
在學校,駱幸川沒有稱呼岑硯南“南哥”,岑硯南松了口氣,明明大家都叫他“南哥”,可從駱幸川口中聽這兩個字,他渾身別扭。
“怎么解決?”他問駱幸川。
“無論在哪個時代,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錢,可以激發人的潛力,也可以讓人做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比如冬天最冷的時候早晨六點起床,來學校上早自習,比如犧牲節假日的時間,來學校補課。”
田文以為駱幸川是指設立獎學金之類的獎勵機制,搖頭道,“我...我們學校不...不像一中,上...上面幾...幾乎沒有撥...撥款,也沒...沒額...額外收...收入,沒...沒有什...什么錢。”
駱幸川莞爾笑道,“學校沒錢,不要緊,我有錢。”
田文、葉棠、岑硯南:“.......”
“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全勤獎,每個月各項考勤都達標的學生,獎勵1000元。”
“你瘋了,我們學校三個年級一共有一千多個學生,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拿到全勤獎,那么你每個月的支出至少得有100萬!”
岑硯南話才說完,駱幸川就疑惑的問他,“100萬很多嗎?”
岑硯南:“......”
他突然想起不久前的新聞,駱幸川大手一揮,向慈善組織捐贈過2000萬,100萬對他來說,的確不算什么。
“我想1000元對沒有任何收入的高中生而言,還是有點誘惑力的吧,”駱幸川說道,“如此一來,大家應該都愿意遵守紀律規則了。”
何止是學生,田文換位思考,如果學校給每位老師多發1000塊工資,大家的工作干勁都不一樣。
駱幸川繼續說,“習慣成自然,連續進行幾個月的獎金激勵,等大家養成習慣后,即使沒有獎金,他們也會按照新的時間表上課,不會再像現在這么懶散怠慢。”
田文承認,駱幸川的主意是不錯,
但學校憑什么讓一個學生破費,承擔如此大的支出?
駱幸川又不欠他們錢!
仿佛看出田文心中所想,駱幸川笑道,“這個全勤獎就當做我轉學過來,給八十七中的見面禮。”
田文惶恐,有錢人家的兒子都這么壕爽慷慨嗎?
學生向老師校長送禮的現象屢見不鮮,但誰剛來就直接送100萬的?
葉棠沒有說話,她望著駱幸川,她發現這孩子最近做出的這些不可思議行為,其實并不難以理解,仔細回想,他好像都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在考慮問題,他變傻了?她卻覺得她變得更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