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拆了,無論是給錢還是給房,我們都不可能再住到地段這么好的地方,八成得搬到四環之外了,”年紀大的街坊對住了幾十年的家有些不舍。
葉棠問道,“你們知道是哪家開放商要買我們的地嗎?”
大家都搖搖頭,小人物哪里知道上層人對自己房屋土地的規劃。
“不管是哪家開放商,我們要價都得統一,不能妥協,不能內訌,否則人家先壓價,再逐一擊破,我們就虧大了!”
拆遷的事兒還沒影,大家就已經開始想招數對付開放商,這也沒毛病,人都是要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盡管是謠言,葉棠還是認真思考起來,福興巷這片棚戶區面積不小,又在市中心最黃金的位置,無論居民是否好欺負,整塊地的價格都不會低。
如果是本地開放商,放眼整個A市,有能力拿下這塊地的公司,只可能是駱家或者段家。
甚至得兩家聯手,才可能吃下這個大胖子!
葉棠分析的沒錯,前世駱榮誠就是和段宏一起合作了這個項目。
早在今年春節,A市政府就召集本地的商業巨擘們,搞了一場針對今年主要市政項目的宴會。
“福興巷項目”是重中之重,領導專門把駱榮誠和段宏單獨叫到一塊私聊,問他們誰有興趣。
駱榮誠當時借口自己資金不夠,沒辦法承接這么大的項目。
段宏也說自己要考慮考慮。
他把昱初百貨賣給英國公司之后,拿到50多億的現金,他當然要把這么多錢投資到有意義的地方。
他便想到了“福興巷項目”。
他和福興巷還有一點“不解之緣”呢,葉棠、岑硯南都是那兒的居民,他把兩人的背景調查得很清楚,他知道葉棠家只有40平米,也知道岑硯南家是租客。
百貨公司賣了,時過境遷,段宏不想再跟兩個窮學生較勁,但不介意讓他們無家可歸。
段宏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即使手握重金,也不想冒險把全部身家投進一個項目里。
他首先想到的合作伙伴依然是駱榮誠,他對駱榮誠說,不管之前他們有什么誤會和矛盾,面對唾手可得的利益,應當團結起來。
駱榮誠其實是有些心動的,這個項目做好了,確實能大賺一筆,但他兒子早在去年年底就百般叮囑他千萬不要和段宏合作,尤其是“福興巷項目”。
他也疑惑他兒子為什么能提前預知政府的動作,他想或許是他兒子和福興巷的孩子是同學,聽到了些許風聲。
被駱榮誠拒絕,段宏又去找過林巍。
林巍一副頭疼的樣子說,“你知道我和明磊剛合伙搞了一家科技公司吧,專門賣掃地機器人,連續幾個月都入不敷出,收回成本遙遙無期,我哪里還有閑錢搞地產開發啊,你再找其他人問問吧。哦對了,我家的掃地機器人真的不錯,你能不能幫一下我,買個幾十上百臺,當做給你們公司員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