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斯特式反擊,這個名詞早在幾年前就正式成為了足球專用詞匯,用球員名字來命名的不多,但都大名鼎鼎,比如克魯伊夫轉身,比如齊祖回旋。
貝斯特式反擊的要點在于,用一次看似解圍的動作將球送到前場,讓隊友們立即獲得一次反擊機會。
只用一次觸球,就完成由防守到進攻,這就是貝斯特式反擊。
孫吳這腳勾球的力量夠大,正正好送到來不及回防的格里茲曼身后,后者一個急剎車返身高速沖刺搶在斯通斯之前將球趟走。
可惜格里茲曼為了保險起見,沒有選擇繼續突破而是護球尋找接應點,最終回追的斯通斯用一張黃牌扼殺了曼聯的這次反擊。
場邊的麥克·費蘭失望的嘆了口氣,格里茲曼是個近乎全能的攻擊手,不管是影鋒、邊鋒還是中鋒都能拿出高水平,不管是射門、傳球、跑位都足夠出色,但很可惜,格里茲曼的速度不算慢,但爆發力算不上頂尖。
如果是薩拉赫或者馬內,很可能會大膽內切利用速度徹底甩開斯通斯,來一次千里走單騎。
而瓜迪奧拉松了口氣,如果再丟個球,下半場也用不著打了……
幾分鐘后,馬里納吹響了上半場結束的哨聲,在走向球員通道的路上,曼城球員眼里滿是迷茫,而曼聯球員信心十足。
對于孫吳這次變陣,曼聯教練組和球員們都曾經有過異議,但事實擺在面前,不僅僅兩球領先,而且曼城雖然后來拿到控球權,但基本沒威脅到德赫亞把守的球門。
“比分讓人意外,場上局勢也讓人意外。”詹駿笑逐顏開的點評上半場比賽,“從比賽過程來看,孫吳的受傷是曼聯放出的煙霧彈,不過在煙霧彈后面,孫吳布置下了一顆大炸彈。”
張陸:“不管是孫吳去打左邊翼衛,還是坎特和法比尼奧同時出場,都是曼聯本賽季第一次……雖然是第一次,但效果都很好。”
“雖然雙防守后腰讓曼聯前場進攻缺了個人手,但孫吳和伯納多、席爾瓦的穿插跑動讓曼聯的進攻極富層次感,兩個進球就是最好的證明。”
“防守上坎特和法比尼奧的表現非常出色,兩個人聯手四十五分鐘內貢獻了14次搶斷,這是個恐怖的數據。”
“如果曼聯能順利拿下德比,三連冠就近在眼前了,畢竟曼城落后6分,還要打切爾西和急于沖四的阿森納。”
曼城更衣室里,瓜迪奧拉站在戰術板前口若懸河的講解,其實他并不是一個臨場調整能力很強的教練,他的強大在于管理手段、戰術思路,瓜迪奧拉關鍵時刻缺乏一種“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勢。
不過經過四十五分鐘,瓜迪奧拉拿出了對策。
局勢如此大好,曼聯更衣室里一片歡欣鼓舞,只要擊敗曼城,后面的聯賽就是一片坦途,多賽一輪領先六分,曼城就算不犯錯也很難逆轉,而曼聯甚至還有犯錯的機會。
“guangguang!”
孫吳敲敲戰術板示意隊友們安靜一點,“下半場我們換陣。”
周圍的隊友們一片訝然,上半場打的這么好為什么要換陣?
吉格斯和卡里克兩個教練組新丁也很驚訝,邊上的羅爾夫是個老好人,低聲解釋道:“畢竟這套陣容磨合時間太短,防守上是有漏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