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還是防守?
孫吳也在思索這個問題。
現在曼聯士氣正旺,進攻的話有機會打爆利物浦的防線,但也有可能被利物浦偷襲得手。
如果選擇穩固防守,到下半場75分鐘之后才決一勝負。
似乎后一種選擇更加穩妥。
但孫吳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進攻,想奪得這張歐冠決賽的門票,進攻是唯一的途徑!
只要曼聯本場比賽的進球數沒有達到三個,孫吳只會指揮曼聯進攻,進攻,進攻!
為什么讓格里茲曼出現在前腰位置上?
為什么讓年輕的盧卡斯去打中后衛?
為什么讓薩拉赫、馬內同時出場?
為什么棄用前幾場歐冠淘汰賽發揮出色的法比尼奧、埃雷拉,讓自己和坎特來打雙后腰?
一切都是為了進攻!
再說了,格里茲曼回防質量不算高,孫吳防守實力不算強,能守得住嗎?
于是,在比賽重新開始后,曼聯沒有縮回去,而是發動了比之前十幾分鐘更加瘋狂的進攻。
陣型大幅度前置,盧克·肖、帕瓦爾同時壓過半場,孫吳站位甚至有時候比格里茲曼更靠前,坎特不得不位置前提去保護,為了陣型不脫節,盧卡斯都戰術意義上壓過半場。
場邊的克洛普面色陰沉,他原本以為孫吳會選擇穩固防守,下半場才決一勝負……貝斯特,你也太小瞧我了吧!
另一側的麥克·費蘭臉色同樣也不好看……特么和賽前說好的不一樣啊,不是說進了球會調整進攻線,調整陣型,到下半場才決一勝負嗎?!
“現在基本上是半場攻防演練了。”莫特森搖頭點評道:“利物浦的反擊完全打不出來。”
第17分鐘,孫吳在右肋拿球,做了個挑傳給內收薩拉赫的動作后,孫吳腳底把球往后一踩,悄無聲息插上的帕瓦爾不等羅伯遜封堵,直接送出傳中球。
法爾考在前點一晃,中路的格里茲曼和后點的馬內雙鬼拍門但都沒能碰到球,皮球擦著遠門柱彈出底線。
第20分鐘,格里茲曼在大禁區外橫向趟球中連續做出射門假動作,然后送出精彩斜塞球給后排插上的盧克·肖,后者大力橫掃門前。
后點的羅伯遜搶在薩拉赫之前勉強解圍,孫吳在大禁區線上來了腳爆射,倒霉的亨德森被悶在臉上半響都爬不起來。
第24分鐘,孫吳在大禁區外穿檔戲耍剛回到場上的亨德森,后者惱羞成怒鏟翻了孫吳領到利物浦本場第三張黃牌,前兩張分別是皮什切克和德佩。
孫吳和格里茲曼站在球前低聲討論,最終孫吳又鬧出點出乎別人預料之外的事。
“是貝斯特……噢噢,大力爆射!”
孫吳的任意球功力是舉世皆聞,但這種不講究弧線,不講究繞過人墻的大力爆射還是第一次。
“哈特脫手了……補射……范迪克……門柱……倒霉的曼聯,上場比賽兩次中柱,今天才打了半個小時不到,又是兩次中柱!”
場邊的克洛普越來越焦急,雖然賽前做了個種種部署,計劃了種種方案,但后防線承擔了如此大的壓力,這是克洛普始料不及的。
而且克洛普也發現了曼聯的變化,雖然細微,但卻讓利物浦后防線有點混亂。
其實在前二十分鐘比賽中,格里茲曼雖然是打前腰,但實際上不承擔組織任務,他更多是站在大禁區外作為中轉站,和左邊的馬內、右邊的薩拉赫,前面的法爾考,后面的孫吳打出各種配合。
其中和格里茲曼傳接球次數最多是孫吳。
實際承擔組織任務的還是孫吳,他大范圍的跑動,用或穩妥或冒險的各種傳接球來串聯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