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西鎮的中心區域不大,但外圍延伸的范圍卻很廣,沿著海岸線分布著許多古老的遺跡,最遠的離嶺西鎮中心已經有百里之遙。
這些遺跡大多已經看不出是什么東西,也不知道它的年代。
考古學家們解釋為原始人類遷徙留下的痕跡。
有一些叫人難以理解和想象的東西,比如巨大的切割整齊的石塊,就只能歸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當然,在凡間,也會有傳言說這是外星人留下的爛尾工程。
仙人們對此大多諱莫如深,也只有博學者對此地的傳說略知一二。
比如陸承,他就說這里曾經是鎮壓龍族的地方,名叫鎖龍關,而嶺西鎮之名卻得之于獅駝嶺,而非盤絲嶺。
這些事情即便是張啟月這樣的老隊員,也是不知道的。
空穴來風,事必有因。
齊鶩飛相信陸承不會胡說八道。
功德處長牛傍叫他來這里尋找界碑,掃一掃地。
這話說的云里霧里,讓人摸不著頭腦,卻顯然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
齊鶩飛覺得牛傍一定是知道什么的,并且在暗示著他什么。
嶺西鎮上空有許多光點在閃來閃去,那是城隍司的隊員們在熟悉附近的環境。
雖然他們很多人都來過這里,但真正對這里熟悉的卻沒有幾個。
潛龍灣的海岸線曲折復雜,礁石林立,海水深淺不一,如果不熟悉,那在今后的戰斗中必將處于不利的局面,一旦遇到危險,你連逃跑的方向都找不到。
齊鶩飛小時候跟著無機子來過,但已經沒什么印象了。
師父好像說要找什么烏龜殼,可他只記得在海邊撿了很多貝殼。
張啟月是二隊的偵查能手,曾經幾次來過嶺西鎮擔任偵察任務。
他對這里的地形比一隊那些戰斗人員還要熟悉一些。
于是,他就擔任了向導,帶著齊鶩飛和范無咎沿著海岸線飛行,每到一處遺跡,就會落下來看一看。
大致熟悉了一圈以后,齊鶩飛決定去看看牛傍提到的那塊界碑。
張啟月帶著他來到嶺西鎮西南大約三十里外的一處廢墟。
到處都是殘垣斷瓦,能夠看出這里曾經有一片很大的建筑群,但是它本來的樣貌究竟如何,卻已經無法辨認。
張啟月說:“這里就是嶺西鎮城隍司遺址,離現在有個七八百年了吧,聽說當年建起來的時候定的級別很高,但后來很快就撤了。”
齊鶩飛覺得有點奇怪,七八百年也不是很遙遠,這房子怎么就會爛成這樣?一點也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知不知道當時撤掉城隍司的原因?”
“不清楚,也許就像陸先生說的,是龍宮反對吧。”
二人在廢墟里走了幾步,越過一道殘破的斷墻,張啟月指著一塊半人高的石頭說道:“這應該就是你要找的那塊碑了。”
齊鶩飛走近去,仔細觀察。
這是一塊殘碑,頂部已經斷裂,上半塊不知去向,剩下的半塊矗立在地上。
石碑通體黝黑,表面已經風化得不成樣子,依稀能辨出表面曾刻有字跡,但無法識別究竟是什么字了。
“為什么說這是一塊界碑呢?這里好像也不是國境線啊。”齊鶩飛問道。
張啟月說:“有人說,這是海陸分界碑。碑的一邊是海,一邊是大陸。當年這塊碑是塊神碑,能穩定大陸架,防止地震海嘯。后來年深日久,碑上的神力失效,在一次大海嘯中斷裂,那半塊被沖到海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