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山派和福陵派早就住到了虹谷縣,從這條路線出發也不意外。
除此之外,還有比丘國的清華莊,守衛國的布金禪寺,納蘭城的圓覺寺。
清華莊和布金禪寺都算是小有名聲。尤其是布金禪寺,在佛門中的地位不亞于小雷音寺。但納蘭城的圓覺寺卻是一個全新的門派。
剛聽到圓覺是這個名字的時候,齊鶩飛還很奇怪。納蘭城所有的修行門派他都熟悉,但唯獨沒有聽說過圓覺寺。后來一打聽才知道,這座寺廟是不久前剛建好的,就在長生觀旁邊。
等到見到圓覺寺的代表,他就恍然了。因為那正是他的老熟人——法舟小和尚。
然而法舟卻不是圓覺寺的住持,圓覺寺的住持名字就叫圓覺,是個胖胖的中年大和尚。
齊鶩飛剛開始以為圓覺是法舟的師父,既然用他的名字直接給廟宇命名,顯然這是以為得道高僧。可是后來他發現自己搞反了,法舟才是圓覺的師父,圓覺是法舟的徒弟。
一個中年大和尚,顛顛的跟在一個小和尚身后,巴巴的叫著師傅,實在是一副很奇怪的畫面。
黃花觀五人,七絕山和福陵派也是各五人,號山派有十人,清華莊來了六人,布金禪寺則只來了三人,圓覺寺更是只有法舟和圓覺師徒二人。
一行七派一共三十六人在虹谷縣會合。
虹谷縣城隍司司長陳光化親自帶人把他們送到虹谷縣北邊兒的山區。
他們當然不可能經過盤絲嶺,而是繞過了彩虹谷,然后登上了盤絲嶺北邊的最高峰——馬頭峰的峰頂。他們將在這里等待那位神秘的天仙降臨,然后從此處向北,進入獅駝嶺。
嚴格來說,馬頭峰也是盤絲嶺的一部分。因為馬頭峰在北,直面獅駝嶺,所以在齊鶩飛的整個發展規劃里,馬頭峰將會成為盤絲嶺外圍很重要的屏障。
但是現在,盤絲嶺的實力還管不到馬頭峰,畢竟從黃花觀所在的玉梭峰到馬頭峰還挺遠的。所以齊鶩飛也不介意大伙在這里聚集。
等待的時候,除了幾派掌門之間互相打過招呼之外,便都各自為陣,聚集在一起。
號山派有十個人,站在那里就是顯得比別人家有氣勢一些,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圓覺寺只有兩個人,看上去就非常勢單力薄。原本以為佛門和佛門自然會站在一起,布金禪寺三人加圓覺寺兩人,剛好有五個人,和其他幾派差不多。但他們似乎并沒有這樣的打算,就只是安安靜靜地站在那里。
齊鶩飛特意走過去,和法舟打了個招呼。
“法舟小師傅,別來無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