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多少賣盤?”
“3000萬!”
“報價7.3掃貨!”
...…
“收1000萬,賣盤不動了。”
“7.4掃貨!”
“收2000萬,賣盤不動了。”
反復的買進賣出,對股票造成振蕩,總算把股價打壓到6.5。
收到了8000萬股的籌碼,開支5.2億。
8000萬股占港燈股份6.1%。
...…
“麗智,約一下置地集團的西蒙,我現在去見他。”
“先生,你好,不知道你登門有什么指教?”
“西蒙總裁,我開門見山,我知道你們集團準備賣出港燈股份,我以今天的收盤價收購你們所有港燈股份。”
“余先生,你是不是開玩笑,這幾天的股價明顯有人在坐莊。”
“好吧,不知道西蒙總裁想要什么價?”
“7.2!”
“不可能,這個價格根本不會有人接手。”
“6.4是我的心理價,不會再加,西蒙總裁,你考慮下。”
聽到這個價格,西蒙有點悶了。
難道公司里面有內鬼?
為什么這小子直接就出了一個他和股東們開會討論過的最低價。
“先生,我要和股東們商量一下,你先等下,我和股東們開個電話會議。”
“行,我去樓下坐一下,你們開完會后通知我。”
...…
“余先生,我們同意你的收購價。”
“好,那我們簽合同吧。”
余歡水和西蒙就簽訂了收購合同,以6塊4每股的價格收購了置地集團,持有的45000萬股港燈股份。
收購金額29.03億,股份比例34.6%,加上從市場上掃的貨,余歡水占股40.7%成了港燈名副其實的最大股東。
其實余歡水打了一個時間差,置地這兩年債臺高筑,瀕臨破產,如果余歡水不找上門來收購,他們過段時間就會找上李家李半城。
所以余歡水行動迅速,不能拖泥帶水,如果再過些日子,可能價格會低一點,可是會面臨和李家競爭,成本到時候不好預估。
成本不僅是資金,還有人脈。
港燈剩余的股份,就比較分散,可能要花一點時間來慢慢收購了。
余歡水需要對港燈做到絕對的控股,也就是股份要超過50%。
這不用急,也急不來。
只要再收購10%就可以了。
余歡水把人都派出去,到處和港燈的股東談判。
總有些股東會心動的,港燈的盈利其實很固定,每年能派息多少,直接就可以算出來。
不像其他產業,可能經營有好有差,電這個東西是剛需,一戶人家一年用多少電是可以預估的。
不太可能存在上個月用500度,這個月50度的問題。
而且市場相對固定的,不是你想開拓市場就能開拓的,而且港府對供電線路有規劃的。
港燈現在占三成,過個幾十年也是這樣,小數點的波動而已。
所以港燈是適合持有領取股息,靠股價上升暴富不存在可能。
而余歡水要控股港燈的原因。
他打算深入到港島的衣食住行中的食和行。
很快,派出去的談判團隊帶回了好消息,有幾個股東愿意出手。
余歡水又收入了15%的股份,總持股達到了55.7%。
剩下的可以緩緩了,等未來港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再出手。
現在急著達到控股,是怕有人出來搗亂,抬高他的收購難度。
控股就進可攻退可守。
有人來瞎搗亂,他不介意把港股的股票打成廢紙,反正他就沒打算港燈股市撈錢。
只要維持他的控股權就可以,股票價值對他意義不大。
如今百三的便利店已經開遍了港島的每個角落。
全國的針頭線腦,柴米油鹽已經很大比例的人需要從百三購進。
其他公司都專注于開大賣場,綜合賣場,因為利潤高。
余歡水是各處開花,而且嚴格的3%的銷售利潤,也獲得了市民的好評,同時也算是得罪了一些開小賣部的小老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