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
太宗又問:“那不知何人與大師二寶有緣?”
老僧笑指高臺上的玄奘道:“這位禪師深得佛法,可得此二寶。”
太宗便令玄奘前來見過。
老僧遂將錫杖袈裟贈予玄奘。
又對其道:“你方才所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
老僧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太宗又道:“大師可記得么?”
老僧道:“貧僧記得。”
太宗大喜道:“教法師引去,請上臺開講。”
老僧帶了惠岸,飛上高臺,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現出救苦原身,托了凈瓶楊柳。左邊是木叉惠岸,執著棍,抖擻精神。
唐王大喜,得見神佛真跡象,朝天禮拜。
眾文武跪地朝菩薩拜下,焚香,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立于中天,瑞靄散繽紛,祥光護法身,手內托著琉璃玉凈寶瓶,瓶內插著一枝灑青霄,掃開殘霧垂楊柳。玉環穿繡扣,金蓮足下深。
觀音道:“我佛西方大雷音寺有大乘佛法真經三藏,可由大毅力者西行取經,帶回東土大唐教化眾生。
玄奘可有此心求取真經?”
玄奘驚喜,忙道:“弟子有此誠心求取真經,在此立言,愿舍吾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此言立下,天地間有無上煌煌天威降臨,更有無窮宏愿法紋加持玄奘肉身,天穹無量劫氣與之牽連,西方龐然氣運承載其身。
這一刻,玄奘感應到了身上多了許多沉重的感覺,有了冥冥中不可回悔的感應。
天穹之上,觀世音離去,天地異像歸無。
眾人許久才回過神來,太宗請玄奘入金鑾寶殿,以極禮代之。
玄奘為大唐天下教化而行,太宗心中感激之。遂與其結為兄弟,玄奘改稱法號三藏,意與大乘佛法三藏同意。
這一結拜,人道氣運再臨玄奘之身,天道、人道氣運、佛教氣運、量劫之力,加注于一凡人肉身,十世修行,其肉身已是天地間無上至寶。
也牽扯了龐大的因果氣運!
玄奘在太宗親自送行下,前往西行了。
千位將士護行,一匹絕世千里寶馬,一個僧人,踏上了西行之路,開啟了積攢許久的初劫,引發了天地量劫的第一劫起!
從此,這位玄奘高僧便真正走入了無數大能眼中,從此他所到之處皆為天地舞臺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