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這座城市城市里游覽的過程中,勞倫斯他們看到了許許多多與聯邦完全不同的景色。也品嘗到了各種各樣頗具特色的小吃。
這些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的小吃中,勞倫斯對一種綠豆粉和酸棗泥壓制成甜而不膩的綠豆糕贊不絕口。而賽菲爾卻更喜歡一種用小麥粉和麥芽糖拉制后形成一種極細的糖絲,接著再這些糖絲中包進各色堅果之后制成的稱作銀絲糖的點心。
最夸張的則是娜拉,她讓勞倫斯把每一樣食物都買了一份,然后把它們吃的干干凈凈。勞倫斯非常好奇小人偶是怎么做到把至少是自己體積三倍的食物吃下去卻在外形上一點變化都沒有的。
給勞倫斯他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點是市中心的夫子廟,這位被稱為夫子的教育之神只是一名弱等神力的神靈,但是祂卻在當年還是個凡人的時候成為了幾位現在強大神靈的老師,并引導著些神靈們走到今天的地位。
也因為以凡人之軀教導神靈的緣故,所以夫子廟周圍比其他的神殿周圍多了許多的煙火氣。比如夫子廟前面一條街干脆就是一條步行商業街,販賣著本地各種各樣的特產以及各色美味的小吃。和白鷹聯邦那些宗教場所附近莊嚴肅穆的景色完全不同。
“很多外國人都覺得我們這里祭祀神靈的場所顯得有些不嚴肅,但是這是我們的習慣。”那名被雇來的年輕向導頗為自豪的說道。“我們的神靈因為這件事情專門發出了神諭,允許我們在神殿的院子外進行各種商業活動。祂們認為神靈在地面上的殿堂就應該這樣貼近于普通人,一方面能為普通人在危機的時候提供庇護,另一方面也方便祂們聆聽普通人的聲音。”
除了與眾不同的震旦諸神的神廟以外,勞倫斯他們在這參觀了了新羅風格的薩滿祭祀臺,南洋風格的浮屠以及瀛洲風格的神社。而這些不同文化的交融也讓勞倫斯他們感慨頗多。
這些宗教場所以外,他們還參觀了一系列文物古跡與周邊的各種人文與自然景觀。比如這座城市最早的建筑新會稽府衙門,港口防衛用的棱堡以及市區周圍大型農場中那一整套有幾百年歷史的精妙水利灌溉工程。
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把城里面的幾個重要景點逛的差不多之后,勞倫斯他們決定在旅行的后半段去城市的周圍轉一轉。翻了一遍旅游手冊,他們最終選定了位于郊區的第二高野山作為這次新洲共和國之旅的最后一站。
第二高野山最早是一群瀛洲的移民發現的,位于距離新會稽馬車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地方。當年他們到這里之后正好是秋天。因此看到滿山糖楓在秋葉片變成紅色染紅了整座大山。
之后這些背井離鄉的移民們看著滿山的紅葉立刻就聯想起了故鄉的秋天。所以就把這座原本沒有名字的大山以故鄉那座山的名字命名為第二高野山。
隨著那些移民們的不斷開拓,整座大山也逐漸的開發了出來。除了利用糖楓制糖的產業之外,他們還利用本地豐沛的地熱資源采集硫磺。
不過在最近十幾年,隨著城市越來越繁華以及市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他們停止了采集硫磺生產純凈的硫磺的工作,開始利用本地特有的溫泉為城市的普通市民提供旅游服務。讓這個地方變成了新會稽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