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們可以先在這個地方建設一些內線鐵路,這樣一方面可以積累經驗培養人員,同時也可以降低現在運輸的成本。”勞倫斯在地圖上尋找了一番之后點了點新紹爾周圍的工業區說達到,“我想這應該是現在島上唯一一個能夠建設鐵路線的地方了。”
勞倫斯計劃的就是在未來的工業區內部建設一條連接個工廠與市區的鐵路,畢竟如果單純只是依靠水運的話光是成品和原料上下船就需要一些額外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對員工們來說,現在這種每天乘坐那些小船上下班感覺并不算好,同時也需要很多的時間。
“嗯——你這么一說,我覺得這條鐵路的確是有必要。”賽菲爾聽勞倫斯這么一說后接過了書魅遞來的鐵路規劃圖仔細看了看說到。“而且我們可以一次性把工廠區這37千米的鐵路一口氣修好,這樣從成本上來說就比較合適一些。”
簡單的比較了一下幾個國家的鐵道系統與周邊一系列的一系列有關的事情之后,他們發現白鷹聯邦的區域軌道系統是最適合島上情況的。因為這些東西從舊大陸運過來的話運費太貴,而另一個制造業強國新洲共和國更擅長制造那些用于長途旅行的遠距離重型火車。
這個世界上的鐵路因為有教會參與的原因所以規格非常統一,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那些軌距3米5,用于聯通各個大型定居點以及國家之間的重型主干鐵路。但除了這些主干鐵路之外還有另外兩種規格的鐵路。
另一種鐵路系統是一種是軌距1米5的支線鐵路,這種鐵路系統鐵路系統往往只用于在比較安全地區,比如說城市周邊的那些聚居區或者是那些人口密集區的短途旅行。并以此來作為之前那些重型主干鐵路的有力補充。
畢竟那種重型火車雖然從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但并不是每個地方都需要這種程度的運載能力。
最后一種則是軌距只有1米的小型鐵路,這種鐵路基本都不是那種公開的鐵路,而一般用于各個工廠,礦區,或者是軍事防御之中。比如說之前勞倫斯在港灣入口的半島上就修建了一條這樣的鐵路用于士兵的調動以及重型火力的支援。
而勞倫斯之所以選擇那種軌距1米5的區域體軌道系統是因為自己這個島嶼人口承載能力就放在那里,島上也沒有太多或者太強的邪惡荒野種族。所以這種區域軌道系統就完全夠用,沒必在島上鋪設那種干線鐵路。
做出了決定之后,勞倫斯立刻擬定了一封電報發往鷹巢特區的談判小組那邊令他們順便幫著聯絡一下這方面的事情。因為為了這次戰利品分配的談判,勞倫斯派出的那個小組中幾乎囊括了島上所有的外交人員,因此這個時候只能讓他們多勞動一些了。
除了規劃島上未來的軌道交通以外,勞倫斯他們這段時間還加入到了鋼索系統的修建之中。因為從要塞向上的河段河流落差很大,水流也很湍急,基本上不可能進行水運。而之前在山谷之中開拓出來的道路也只是勉強能用,無法滿足接下來大建設時期的運輸量。
因此考慮到接下來的交通問題,勞倫斯提出了在這片山區修建鋼索并配備蒸汽卷揚機用以運輸人員物資的建議。很快,這個建議得了通過。因為相較于在石壁上拓寬道路的做法,勞倫斯提出的這個方案要經濟的多。
所以這一周接下來的時間里,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就被投入到了這條鋼索運輸線的建設上。每個人都忙的要命,哪怕勞倫斯這個島上身份最高貴的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