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翎剛出去,錢浩就進來了。
錢浩拿了幾張紙:“少君,這金人是真不知道,還是裝糊涂,依在下看來這已經是非常的明顯了,前前后后辦這事的人,武清鹽場那邊根本就不是一個大官,只是一個巡鹽使。而且只管一處鹽場。”
“坐,坐,不急。慢慢說。”韓絳這會還沒有從剛才鶴翎的提問中回過神來呢。
錢浩坐下:“少君,根據金人的調查的資料,武清的文武兩個官都是胥持國的人,他們完全不知道每年有大量的鹽給運出來。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個人,金人術甲阿嵐。”
韓絳這才問:“這個人有什么特別的?”
“他是楚州北一千長,負責楚州北一邊水域的防務,手上有船三五條,都是殘破的小船。陸上,他管著一個堡壘的防務,那處堡壘與咱們楚州的一處堡壘隔河而對,河上有一條沒有搭橋板的軟橋。”
韓絳微微的點了點頭:“縣官不如現官。現在,還有什么需要知道的。”
錢浩匯報:“想知道,他借了誰的勢,或是假借了誰的勢。”
“恩,就這樣。切記,我不是來查案的,也不管什么謀逆大案,我要的是淮南東路。而不是這小小的案子。”
這話,錢浩一百個不愛聽,但他出來前錢泓宣親口對他說過,他的任務就是輔助、觀察。
所以,就算不管聽韓絳這理論,錢浩也要去執行。
韓絳吩咐道:“錢家有一種銅制的機關盒,你可有帶著。”
“有。”
“好,我說,你寫。然后把這份內容放入機關盒內,但不要把機關盒的打開方法告訴任何人,單獨寫一份打開機關盒的辦法,不,不要寫方法,安排一個人,在特定的時間到金中都,為他們打開這只機關盒。”
韓絳吩咐完,錢浩也沒再問。
正好剛才鶴翎已經準備了筆墨,他坐下提筆準備。
韓絳總結了一下語言后說道:“首先,大河八月決堤。我說意思,你用你的話來寫,寫的怎么說呢……”
錢浩接過話題:“玄一些,那么可寫夏秋交際之時決堤。”
“對,對,就是這個意思。”韓絳連連點頭:“而后,治災你挑一個歷代賢妃、賢后勸諫君王的話,教一教金國的李妃。”
錢浩想了想,在他讀過的書中找了篇,挑選精彩的部分寫了兩份讓韓絳挑。
韓絳只是很隨意的看了一眼:“你選吧。然后讓他們重用田櫟,并且找一篇應對大河決堤救災等等什么具體方案,給李喜兒。”
“這個有,而且很多。”
北宋時期,就針對黃河問題大宋也是能臣倍出,挑幾個經典的方案出來組成一份治理方案,對于韓絳來說有難度,對于有真學識的錢浩來說,不要太容易。
很快,一份錦囊就搞好了。
韓絳吩咐:“安排人,無論是飛火傳訊,或是飛鴿什么的,一定要在金中都接到正式的公文前,讓咱們的人打開這份錦囊。”
錢浩寫完,跑出去拿來機關盒。
這種銅制的機關盒打開方式,韓絳研究一下算是明白了,類似于華榮道一樣的東西,但順序卻是有嚴格規定的,每只盒子內有機關,在盒子打開的狀態下設定機關順序,一但盒子扣上,就必須用設定好的機關順序來打開。